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4301|回復: 10

現今德國的環境政策爭辯?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6-24 20:23: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德國一向以其的環保意識自豪, 但最近在制定環境政策上卻產生了不少爭辯. 有人知道相關事件與原因嗎? 我不是讀政治的, 但對這個議題很有興趣, 最近剛好有空閒時間, 希望了解德國多一些. 有人可以推薦/提供一些相關的思維.連結或書籍給小弟嗎? 感謝:-)

評分

參與人數 1短評 +2 收起 理由
mmarta + 2 不確定是不是你指的『議題』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9-6-25 01:06:11 | 顯示全部樓層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方面的環境問題,
可以提供你我所知的.

如果是有關空氣汙染跟溫室效應,
你可以往20/20/20 plan這個方向找,
基本上這是EU level的政策,但德國在歐盟法的應用一項身先士卒.

也可以考慮一下京都議定書的年限跟歐盟的計畫,
我沒記錯的話(我是真的不確定)歐盟的政策是要接上京都議定書,
而且對部份歐盟國家,包括德國,要求特別嚴苛,
預計達到的效果也比京都議定書更嚴峻.

另一個不只是德國面的東西,
是類似Emission trading,
但是在歐盟會給部分會員國一個配額(有很大部分政治的介入...)
然後根據計畫逐年給予壓力減低.


參考資料可以看一下Commission公布的  http://ec.europa.eu/commission_barroso/president/pdf/COM2008_030_en.pdf

btw因為我的書都已經封箱了,憑記憶寫的,有誤請指正.
     我對這個議題也很有興趣,說不定可以討論討論.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13 收起 理由
Nish + 3 感謝分享
Charlotte + 3 感謝分享
wang.hurh + 5 感謝分享
mmarta + 2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9-6-25 10:50:15 | 顯示全部樓層
很不好意思, 其實我提出這個問題的主因是想回答一位德國老先生(扶輪社友人)的疑問. 他希望了解就一個臺灣人的眼光如何看待德國環境政策上的爭辯, 他問得實在太認真, 所以不忍心告訴他事實--"我不知道, 因為我是政治白癡"...(而且也太丟臺灣人臉了)

Email如下:
The idea of sustainability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rrent public and eco-political discussion. The ecological challenges which we have to face are without a doubt immense. How do you judge the current eco-political debate in Germany? Which trends, developments or political initiatives do you expect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and in your opinion which effect will they have here on producing companies on a mid-term basis?

因為他在一家化學公司上班過, 想要創業生產化妝品或保護品用的天然化學原料,而我之前是學化學的,  所以我認為他想問的是化學品管制規範REACH(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chemicals/reach/reach_intro.htm), 當然也應該包括你提的上述幾點.

很希望能跟大家討論能找到思路.

[ 本文最後由 weschou 於 2009-6-25 22:35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2短評 +3 收起 理由
wang.hurh + 1 看看會不會有專家跳出來解釋一下 ...
mmarta + 2 多謝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9-6-25 20:14:15 | 顯示全部樓層
哇! 這議題有趣! 不過我不是專家,所以以下我粗淺的亂說一通,看看就算了 (我主要又是為了騙積分買漂亮衣服! 哈!)

首先,我覺得台灣地狹人稠,所以在土地利用上跟德國就不會相同,但是我們的環保法規無論是在空汙或是噪音或是化學品管制上也蠻嚴謹的,所以事實上,我們必然需要花費比德國更多的心力(以及金錢)來"支持"國際環保政策。(比如說,他們的電廠可以蓋在偏遠較無人跡的地方,台灣的電廠附近還是有很多群落甚至觀光景點---> 像是深澳一帶,所以每次一要更新電廠,爭議就更大一堆)

至於化學品管制方面,我不是學化學的,所以我不是很懂,但是想想看,台灣之前有"重金屬"等各項汙染,還有陰陽海,鎘米,這些如果以長遠來看,一個汙染可能就造成土地要好幾千百年才能翻身,對台灣這麼小的國家來說,實在太傷,所以我一直覺得,長遠來看,台灣嚴謹的環保政策還是有必要的。

另外,鬆散的環保政策一定會促進經濟蠻榮嗎? 舉東南亞某個曾經非常興盛的國家為例(後來成為第一個出口外勞到台灣的大宗),他們的環保政策就很鬆散(他們到底有沒有簽京都議定書啊!!!!),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就經濟改善而鹹魚翻身。當然也可以將原因歸到"政治不安定、人治導向產生的後果",不過我覺得,純粹就心理上的感受來說,如果今天他們的規定可以嚴謹一點,大家就會認真一點打拼,比較不會得過且過。

然後,純粹就新開的歐盟內公司來說,越嚴謹的環保政策,就越可以保障他們在歐盟不會陷入紅海競爭(進入門檻高嘛!)。但是,這時就要考慮到,歐盟的規定是不是也對"外國競爭者"一體適用。如果歐盟的規定只對歐盟境內的工廠負責,但是對境外的工廠無所謂,那就真的糟了,因為光是進口品的價格加上運費可能還是比在歐盟生產的成本低,那歐盟境內的工廠幾乎就可以不用玩了(除非他們要打品牌戰,但是那是一條不歸路啊)

但是如果他們在這樣的歐盟政策下要進軍國際,還是得打品牌戰,變成是教育消費者"為了環保多花一點錢是值得的",這樣還是很貴,而且無法確保消費者一定會買該公司的產品,這時就變成要檢討"經濟效益是否大於社會效益"(這樣講好市儈喔),而且通常見到的就是,該公司會將部分工廠移到海外,這時就又變成價格制定的問題(還要考慮到全球化的影響)

講到這裡,我好痛恨全球化啊!!!! 以前至少可以確定義大利買的衣服就是made in italy,現在都要一直去看標籤上的產地說明....嗚

PS: 我知道我寫的真的很粗淺,所以有任何不對的認知,大家不要客氣,還請多多指正啦! 真的很想從這個議題多多跟大家學習呢!

[ 本文最後由 schoko 於 2009-6-25 21:01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現金 +3 收起 理由
Nish + 3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9-7-2 12:18:2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schoko 於 2009-6-25 20:14 發表
哇! 這議題有趣! 不過我不是專家,所以以下我粗淺的亂說一通,看看就算了 (我主要又是為了騙積分買漂亮衣服! 哈!)

首先,我覺得台灣地狹人稠,所以在土地利用上跟德國就不會相同,但是我們的環保法規無論是在空汙或是噪音或是 ...


其實阿,陰陽海不是因為污染,是天然礦物形成的唷,基隆人在此~ 是上游水中含有重金屬礦物形成,不是工廠排的廢水,我們誤會工廠了。上游的問題~~

bosm153
 樓主| 發表於 2009-7-5 21:31:29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大家的幫忙.

基本上, 我主要針對Greenhouse Gas Limits與REACH議題回覆該位友人:

<爭辯原因>
德國必須採取較嚴格的的標準, 以帶領其他工業化國家與發展中國家, 否則此舉將功虧一簣, Now or Never!

但在二戰後最糟的衰退下, 工業領袖極度害怕從此失去領先地位, 尤其是快速發展中的中國與印度, 而且這些標準是越來越嚴苛(舉相對較鬆的美國, 剛在美國眾議院以219:212通過乾淨能源暨安全方案而言, 預定在2020降低17%CO2排放量, 2050降低83%CO2排放量), 企業必須每年加重減污的研發經費以達到目標, 否則跟政府買Pollution Permit或向其他降低超過標準的公司買(碳交易). 終將一天, 會將曾經有競爭力的企業淘汰或逼他們大舉搬至low-regulation region, 而造成大量的失業率, 甚至該國家永遠沉淪......

估計以下的政府措施能減輕一些爭辯:
1. Governments provide innovation incentives
2. Approach other industrial countries to accept the similar standards (i.e. USA)
3. Create 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s to spur regional co-operation.
4. Establish better carbon emission cap-and-trade mechanism

至於對於中型的化學公司, 我用PEST Analysis(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Technological Factors
Analysis)分析the external macro-environment後, 作出以下基本推論:

• Being forced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R&D activities to meet stricter and stricter standards, which may lead to co-investment with other EU partner companies or being merged.

• Taking sole marketing strategy to stay focused on core competency.

• Following ecological trends (i.e.........)

當然其中還有很多分析與建議, 不過太過私人就不提了. 總之, 謝謝大家幫忙, 讓小弟沒丟臺灣人的臉.


至於如何加入扶輪社, 主要是因為我以前是扶輪青年團團員, 剛好來德國又有長輩推薦, 所以才順利加入德國扶輪社.
每週都會有例會與其他地區扶輪社交流時間, 外國人要打進德國人的圈子, 尤其是保守的商界, 的確不容易. 但是時時熱心處理大小事務, 並展露你的專業能力協助他人, 到那裡都是受人歡迎的.(就像這裡熱心助人的版友一樣:-)

[ 本文最後由 weschou 於 2009-7-5 21:47 編輯 ]
發表於 2009-7-5 22:33:06 | 顯示全部樓層
但在二戰後最糟的衰退下, 工業領袖極度害怕從此失去領先地位, 尤其是快速發展中的中國與印度, 而且這些標準是越來越嚴苛(舉相對較鬆的美國, 剛在美國眾議院以219:212通過乾淨能源暨安全方案而言, 預定在2020降低17%CO2排放量, 2050降低83%CO2排放量), 企業必須每年加重減污的研發經費以達到目標, 否則跟政府買Pollution Permit或向其他降低超過標準的公司買(碳交易). 終將一天, 會將曾經有競爭力的企業淘汰或逼他們大舉搬至low-regulation region, 而造成大量的失業率, 甚至該國家永遠沉淪......


這樣的論點
我個人是不太同意的

梅阿姨在2006年即投資了一項與企業RWE合作的計畫
將傳統的火力發電廠改造成低碳排放的火力發電廠

例如用藻類吸收二氧化碳
http://www.rwe.com/web/cms/de/184336/rwe/innovationen/
大家可以上去看看他們的幾種改造策略

面對低碳排放的要求
政府的政策投資方式
企業的轉型
新技術變成新的產業商機可以輸出等
可以彼此扣連

不必然如你所說的成本提高然後企業外移

反過來說
ㄧ直規避企業轉型的問題
如同台灣
傳統製造業從台灣去大陸
從大陸去東南亞
企業要選擇追逐低廉人力免環保成本的水草而居那就去吧
那剩下的?根留/債留/污染留台灣?

提供這幾些角度

[ 本文最後由 kati 於 2009-7-5 22:37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5 收起 理由
Nish + 3 感謝分享
weschou + 2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9-7-6 10:42:15 | 顯示全部樓層
抱歉, 小的沒說清楚.

該爭辯是當下反對這些環境政策的理由. 人們都害怕改變, 也無法看到未來發生什麼事件, 所以會往負面猜測.

但是如果政府提供創新誘因與企業積極轉型, 則可減輕這些憂慮.

很謝謝妳提供RWE的資訊:-)
發表於 2009-7-6 19:01:56 | 顯示全部樓層
ㄜ...我記得,碳交易是可以跟"國家"買的,所以產業不需要外移,只要跟"仍有餘額"的國家買就可以喔!!!
所以,非洲那邊有很多的國家,都有在做碳交易的買賣。
我自己沒有經手過這樣的交易,不過這是別人以前告訴我的啦! 所以不算第一手訊息,僅供參考囉!
發表於 2009-7-6 20:36:4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schoko 於 2009-7-6 19:01 發表
ㄜ...我記得,碳交易是可以跟"國家"買的,所以產業不需要外移,只要跟"仍有餘額"的國家買就可以喔!!!
所以,非洲那邊有很多的國家,都有在做碳交易的買賣。
我自己沒有經手過這樣的交易,不過這是別人以前告訴我的啦! 所以不算 ...


我有一個疑問

雖然整體來看,CO2 排放總量一樣,但縮小至區域時,就可能出現,特定國家的排放量特別高

那這樣有達到環境保護嗎?
發表於 2009-7-7 06:19:1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chuck 於 2009-7-6 20:36 發表


我有一個疑問

雖然整體來看, 排放總量一樣,但縮小至區域時,就可能出現,特定國家的排放量特別高

那這樣有達到環境保護嗎?


改變能源使用方式與製造污染的方式
其實就是改變產業的結構

就全球而言
CO2排放總量被控制了

對個別國家而言
就看你要不要轉型了
與有沒有轉型的主客觀條件了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4-24 0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