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renemcc

《蘇菲的世界》網路讀書會 2-- 雅典學派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10-4 02:59:5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marspooh 於 2007-10-3 00:41 發表
雖然說一般的理解可能會是先看過雞才有雞的概念, 但我也可以跟妳說, 牠長得什麼樣子, 然後牠叫什麼, 而妳這時還沒看過這種鳥, 等到妳突然有一天看到這種鳥, 然後認得牠是我所描述的, 那這時是先有這種鳥, 還是先有這種概念???


看到第一個問題時是想到以前看"玫瑰的名字"一書中,曾經提到"玫瑰"為何是玫瑰?
正確的文字因為書不在手邊所以無法寫出,但記得是說,當有人給了第一朵玫瑰這個名字時,它就是玫瑰了.
雖然這本書主要並不是在討論這個問題,不過這句話當時我想了很久,這有點類似雞與雞的概念這個問題.
從我個人觀點看來,也就是說,人們一開始並不認識任何的物體,但是給與了這些東西名字,並以此來稱呼,從此之後,雞之所以為雞,玫瑰之所以為玫瑰,就是因為他們具有和第一隻雞(或其他)一樣的特徵.
也許有些人並沒有看過雞,但是一聽到雞,就會相信其存在,並且在腦海中想像別人所告訴他的雞的樣子.(可能想像的和真實的還有誤差).
因此,個人認為,就這個問題來看,還是先有了雞,並稱之為雞,其它沒見過的人才因此對照腦海中的想像(概念)與真實的雞的差別並且進行修正.

另外,在前一章的柏拉圖理型論中,柏拉圖是主張先有理型(完美的雞的模子)存在,而後所有感官世界中的雞都只是模子的複製品.
而在靈魂論裡,柏拉圖主張靈魂已經先看過完美的模型.這裡應可看成柏拉圖認為,是先有雞的概念,而後稱呼所有符合雞的理型的
動物為雞.

那麼,根據以上兩種論述,個人產生了以下的問題:
1.柏拉圖主張先有雞的理型存在,而後才有複製品,並且存在於現象界中,所以人們不斷的追求不朽的理型.而在"先有雞"的這個命題中,則反過來是人們透過不斷的觀察,理解和歸納,最後把具有雞的特徵的動物歸為雞的ㄧ類.也就是說,當柏拉圖在尋求外在目的之時,這個命題卻是反過來尋求每ㄧ物種本身,其內在(相對於柏拉圖所外求的理型)的相同性?

2.由此推論,那麼理型還是存在,只是根據此命題,理型應該是來自本身,而不是外設.既來自觀察物種本身所具備之特徵所歸納出來的理型,那麼理型應也能是不朽的....既如此,感官的世界是否不同於柏拉圖所說的那麼不可靠呢?




[ 本文最後由 Charlotte 於 2007-10-4 15:01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5現金 +40 短評 +1 收起 理由
philosophie + 1 感謝分享
primay + 15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10 感謝分享
Fanta王 + 5 感謝分享
renemcc + 10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7-10-5 01:45:01 | 顯示全部樓層
Fanta王抱歉,本來一回來之後,打算回文給你,不過突然接到一通神秘人打來的電話,所以呢就聊了一下,這麼晚給你回文,希望你見諒!

你舉的例子,模子與薑餅人例子,這例子相當清楚,舉得相當好,如此一來,我就清楚你要說什麼了,你很不簡單喔,可以想到這個例子,非常有慧根。可是你說如前文所說,我印象中沒有,我剛剛又去看了一遍,還是沒啊!你引文中沒提到過啊!還是我老花?

言歸正傳,關於模子的問題,其實在此就是在討論「理型」的問題:對亞理斯多德而言,他認同柏拉圖所言理型(Idea)或形式(Form)是universal與infallible,具體事物或說宇宙萬物是particular與fallible。不過,亞理斯多德不認為,理型或概念,獨立存在於事物之外,或存在於理型界之中,他也不認為我們具有所謂先天或與生俱來的觀念,他認為所謂理型與或形式,應該是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這理型便是事物的本質。至於,觀念或理型的取得,柏拉圖主張用「回憶」,亞理斯多德則認為透過「抽象作用」。相對於柏拉圖的「外在目的論」,亞理斯多德的理論史稱「內在目的論」,這也就是他為何手會往下指(在雅典學派一圖中)。以上這小段文字應該可以算是對第一與第二個問題的回覆。

不過,在進入第三個問題之前,還有個小地方,雞與蛋的關係,事實上這裡主要是想指出「潛能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蛋有成為雞的潛能,但未必一定可以成為雞,因為可能被人拿去煎荷包蛋吃掉了。母雞都有生蛋的潛能,但是未必一定會生。「潛能與現實」之學說是構成亞理斯多德理論的重要因素之一,詳細情形我們下一章會討論到。在此請先有個概念便可。

第三個問題,為何天會下雨。這個問題會涉及到亞理斯多德的「四因說」:質料因,形式因,形成因(動力因)與目的因。亞理斯多德,討論這個問題時,舉了兩種產品人工技術產品,另一種是自然產品。

就人工產品而言,例如FANTA王要做一張四隻腳的桌子:目的因:一張桌子;質料因:木材等;形式因:四隻腳的桌子形式;動力因,Fanta王使出吃奶的力量。不過當FANTA王想組一台電腦時,這時組成電腦的四因,可能會完全與做成一章桌子不一樣,目的因:電腦;質料因,電子零件與半導體等等:形式因:蘋果牌手提電腦外型;動力因除了FANTA王之外,可能會加入電腦高手,八樓小子等等。所以,人工產品的四因,可各自不同。但是就自然產品而言,質料因與形式因,會成為基本結構,動力因與目的因只是形式的不同角度。除此,人工產品一旦完成之後,就不會再變動,自然產品則是不斷的發生變化與運動現象。

概括地說,作者在此提問:「為何天空會下雨」這個例子時,當然不是為了只解釋水的物理現象的循環性變化,而是想以四因說來解釋這樣的自然現象。經過以上的提示,應該有人可以幫忙完成這個答案了吧!?有誰願意試試看呢?

至於,人類,動物與植物等等論述,主要是在暗示,一種「物種」的概念,這是亞理斯多德理論的另一貢獻,下一章節也會接續討論到「範疇論」等等。

第四個問題,是涉及到亞理斯多德的倫理學理論,亞理斯多德將快樂分為三種形式:享樂主義派的生活模式,另一種是自由與負責任的公民生活;第三種是作一個思想家與哲學家。我想以前大家經常被問到,想當一隻快樂的豬(反諷享樂主義學派的主張)或是哲學家,就是由這演變出來的。要回答這個問題,當然要知道何謂「好」,亞理斯多德提出所謂的「中庸之道」,這個我們下一章節一定會提到。

在此,我如同蘇菲世界的作者一樣,提供一些提示,目的是希望各位進入下一章時,可以特別注意,MMARTA引言人與CCS版主的文字,當他們若提到這些專有名詞時,要保持相當的敏感度。最後,亞理斯多德對我而言,才是真正的「第一位」哲學家。他對柏拉圖學說有很嚴謹與有力的批判,就曾經有人問他,你這麼討厭柏拉圖,一直批評他,為何還要待在學院之中呢?他說:「我愛我的老師,但更愛真理」。


[ 本文最後由 renemcc 於 2007-10-5 03:45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3現金 +25 短評 +1 收起 理由
Fanta王 + 5 + 1 一席談另人燈泡一閃豁然開朗
Charlotte + 10 精品文章
ccs19782003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7-10-6 00:07:2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renemcc 於 2007-10-5 01:45 發表
可是你說如前文所說,我印象中沒有,我剛剛又去看了一遍,還是沒啊!你引文中沒提到過啊!還是我老花


René兄﹐安啦﹐你沒老花
是我沒把話說清楚
我說的『前文』不是指我的引言
而是書中到『少校的小木屋』這章之前的文段
餅模和薑餅的關係在柏拉圖那章有被引例過
造成你白費眼神又看一遍實在sorry


原文由 renemcc 於 2007-10-5 01:45 發表
概括地說,作者在此提問:「為何天空會下雨」這個例子時,當然不是為了只解釋水的物理現象的循環性變化,而是想以四因說來解釋這樣的自然現象。經過以上的提示,應該有人可以幫忙完成這個答案了吧!?有誰願意試試呢﹖


我試試用雅理士多德的『四因說』來解釋一下『天為甚麼要下雨﹖』
解釋不好的話﹐不要笑我

『目的因』: 下雨
『質料因』: 水蒸氣
『形式因』: 雲層水蒸氣過飽﹐通過降溫使蒸汽液化並以水滴狀形式落下
『動力因』: 促使水循環﹐使天地達到水態平衡

解釋是﹐因天地水循環和水平衡的需要﹐通過降溫把積聚於雲層過多的水蒸汽液化並以水滴的形式落於地面﹐進而形成我們所看見的下雨現象。


原文由renemcc 於 2007-10-5 01:45 發表
但是就自然產品而言,質料因與形式因,會成為基本結構,動力因與目的因只是形式的不同角度。除此﹐人工產品一旦完成之後,就不會再變動,自然產品則是不斷的發生變化與運動現象。


這裡我有一點不明
就是
為甚麼人工產品一旦完成就不會再變動﹖
我覺得人工產品也可以不斷變動丫
我裝的或者和八樓大人一同裝的電腦可以不斷update的說
請指教~~~

[ 本文最後由 Fanta王 於 2007-10-6 00:10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3現金 +15 短評 +2 收起 理由
philosophie + 1 感謝分享
chuck + 1 感謝分享
renemcc + 15 用心思考,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7-10-6 02:47:34 | 顯示全部樓層


『目的因』: 下雨
『質料因』: 水蒸氣
『形式因』: 雲層水蒸氣過飽﹐通過降溫使蒸汽液化並以水滴狀形式落下
『動力因』: 促使水循環﹐使天地達到水態平衡


雞蛋挑骨頭一下

目的因:灌溉萬物,成為生物維繫生命的重要物質。
質料因:H2O
形式因:水滴狀
動力因:引力與熱能

這裡我有一點不明
就是, 為甚麼人工產品一旦完成就不會再變動﹖
我覺得人工產品也可以不斷變動丫
我裝的或者和八樓大人一同裝的電腦可以不斷update的說
請指教~~~


電腦不斷update可以請FANTA王告訴我們,
這是改變四因說的哪一因嗎?

另外,每個學說幾乎都有缺失,
亞理斯多德也不例外。

如果有發現他的缺失提出來也不錯!
因為後人對前人的哲思,都是不斷的進行批判的............


[ 本文最後由 renemcc 於 2007-10-6 13:37 編輯 ]
發表於 2007-10-6 18:12:14 | 顯示全部樓層
『目的因』: 下雨
『質料因』: 水蒸氣
『形式因』: 雲層水蒸氣過飽﹐通過降溫使蒸汽液化並以水滴狀形式落下
『動力因』: 促使水循環﹐使天地達到水態平衡
原文由 renemcc 於 2007-10-6 03:47 發表
目的因:灌溉萬物,成為生物維繫生命的重要物質。
質料因:H2O
形式因:水滴狀
動力因:引力與熱能


老師,我可以插嘴嗎?
上次被訓以後,現在發言都怕怕的哩....但我的好奇心還是戰勝了我的恐懼
於是想說,這個單元還沒結束,我應該還是可以發言吧.....
所以就斗膽一下∼∼

我的解釋是:
目的因:製造水氣,讓萬物不至乾枯
質料因:水,雲
形式因:水氣蒸發變成雲,雲吸收很多水後,雲裝不下太多水了,所以水就下來了(因為地心引力),下來的水叫做雨
動力因:水蒸氣,熱,氣壓

講到這裡,是想提出我的想法
我認為下雨是自然現象....不是什麼目的哩...我認為只有人才有目的,自然就是自然,他作什麼不需要目的...
自然的目的是人解釋的

另外,柏拉圖認為理型世界是永遠不變的,只有感官世界的東西會改變
理型是超乎我們感官的永恆不變世界,書中利用堆積木變成一個馬,把積木弄倒,這堆積木不是馬,馬的理型的不可取代性與不變性
也就是說,以他的說法,理型是組成特定形式的必然條件?
例如要有雨,就要有那四個因才會有,是這樣嗎?

若不是,而是理型必須超脫肉體,利用靈魂回憶去形成的
意思是,必須像個苦行僧的回憶方式才能獲得理型嗎?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15 短評 +2 收起 理由
philosophie + 1 感謝分享
renemcc + 15 + 1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7-10-6 20:12:4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primay 於 2007-10-6 19:12 發表



老師,我可以插嘴嗎?
上次被訓以後,現在發言都怕怕的哩....但我的好奇心還是戰勝了我的恐懼
於是想說,這個單元還沒結束,我應該還是可以發言吧.....
所以就斗膽一下∼∼

我的解釋是:
目的因: ...


你要害死我嗎?你在亂叫誰老師啊?!
我們都是同學,在討論哲學,沒有師生之間的關係

不過你這則發言,好多了,有在動動惱了!

天為何下雨啊?為何被亞理斯多德視為一種「目的」呢?
不要忘記,在思考他們的哲學思想時,要注意當時他們的「自然科學」水平喔!
又,希臘文化當時是一種多神教的信仰
宙斯主宰宇宙是有其「秩序性」的。
對當時希臘人而言,
萬事萬物都是被神所設計與創造的,
都有其目的的。

現在柏拉圖與亞理斯多德
只是在爭內在或外在而已......



另外,柏拉圖認為理型世界是永遠不變的,只有感官世界的東西會改變
理型是超乎我們感官的永恆不變世界,書中利用堆積木變成一個馬,把積木弄倒,這堆積木不是馬,馬的理型的不可取代性與不變性
也就是說,以他的說法,理型是組成特定形式的必然條件?
例如要有雨,就要有那四個因才會有,是這樣嗎?

若不是,而是理型必須超脫肉體,利用靈魂回憶去形成的
意思是,必須像個苦行僧的回憶方式才能獲得理型嗎?



四因說,是亞理斯多德觀察自然界現象所提出的關於事物生成變化的理由。當然還要搭配「形質說」,以便找出宇宙「第一原動者」,不過這些我們必須等馬它正妹引言與CCS版主接續主持時,我們才能深入討論。四因說是自然現象的必要條件,不是只有形式因而已,這部分是他比柏拉圖的哲學理論更細膩的部分。

第二個問題,我先前已經說過,亞理斯多德獲得理型的方式,是透過「抽象作用」,不是「回憶」。回憶是柏拉圖的方法。要注意看我的文字喔!


[ 本文最後由 renemcc 於 2007-10-7 15:21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短評 +1 收起 理由
primay + 1 我提的就是柏拉圖的回憶說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7-10-7 20:51:02 | 顯示全部樓層
各位朋友,謝謝你們這段時間的參與討論,
這段時間裡,從各位身上我學習到許多,非常感激!
從下星期一開始,我們將近入亞理斯多德哲學,
將由哲學系版主正式接任本讀書會主持人一職。

祝大家閱讀愉快喔!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35 短評 +1 收起 理由
primay + 20 受益良多~~
ccs19782003 + 10 辛苦了!有空也繼續來討論喔~
Fanta王 + 5 thanks a lot fot ur effort~~~
Charlotte + 1 辛苦了!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7-10-8 23:40:36 | 顯示全部樓層
必須跟大家十分鄭重地道歉,因為一些突發的事情這陣子沒有辦法好好坐下來把把答應引言的想法整理出來,跟大家激盪。

我希望可以在週三晚上歸隊。事出突然,真的非常抱歉!

希望不會耽誤大家討論。

評分

參與人數 2短評 +2 收起 理由
primay + 1 好的東西值得等 :)
ccs19782003 + 1 不會~希望你平安順心~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7-10-9 21:06:02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解惑
我還在想柏拉圖跟雅里斯多德的思想差異...
這樣我有個問題想問
柏拉圖的理型
看起來是近乎於完美的
我覺得很難達成哩

就好像心中有個理想的政治環境一樣
拿這個標準去看現實世界
我覺得只是會讓自己很傷心而已....

(那柏拉圖不就每天都很難過?)
 樓主| 發表於 2007-10-9 23:30:3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ccs19782003 於 2007-10-9 22:03 發表
對了...關於哲學讀書會積點發放專戶Philosophie
因為我還沒使用過
所以想確認一下
是不是我已經忘記很多次要發積點給那位大德?
如果有那真是不好意思阿~
麻煩用簡訊跟我告知
感謝~


我之前已經全部發放過,
你可以進入philosophie帳號後,
在社區功能處,點入社區銀行
然後在「理財日誌」出可以看到所有轉帳的詳細交易明細。

評分

參與人數 1短評 +1 收起 理由
ccs19782003 + 1 感謝感謝~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7-10-11 18:43:32 | 顯示全部樓層
在亞理斯多德前半部,我們可以看到蘇菲世界作者,所要強調的幾項重點,如下:

第一,亞理斯多德並不是雅典人,他出生於馬其頓,在柏拉圖六十一歲時到柏拉圖學院進修。
第二,亞理斯多德承認「人是理性的動物」,不過在我們感官經驗到各種事物之前,我們的理性是完全真空的,因此並沒有先天的「觀念」,他以此駁斥柏拉圖的理型說,進而以「形式與質料」,「潛能與實現」以及「四因說」來解釋自然界的現象變化。
第三,亞理斯多德是首位分析人類思維法則的哲學家。他所提出的三段論(或稱邏輯三段論)對後世影響甚巨。邏輯三段論的方法是一種演繹法,也就是一種由普遍引導出個別(特殊)的思維方法。

例如:所有人都會死(大前提)
          孔子是人(小前提)
          所以,孔子會死(結論)

牛刀小試的問題(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著作答):

亞理斯多德觀察的自然界現象事物似乎都具有形式與質料,那麼請問有沒有所謂的純物質或純形式的概念呢?如果有那是什麼?可以試著分析看看他們彼此的上下關係嗎?其次,每種變化或運動現象都有一個動力因,這種因果關係,會讓我們想去問最後一個動力因為何,也就是說,我們會問第一動力因是什麼?如果你是亞理斯多德,你會如何避免這種無限後退的邏輯問題與可能性呢?再則,在柏拉圖理論中,他曾提出設計神Demiurgos這一角色,請問用亞理斯多德的術語,祂可以相對於四因說中的哪一因呢?最後,亞理斯多德提出「形式與質料」以及「潛能與實現」這兩組概念,請問他們可以同時應用在自然科學或倫理與道德等層面嗎?若可以,可以請舉例說明一下嗎?若不行,請舉出困難點之所在。

中文翻譯本的錯誤:我們可以說柏拉圖太過沈迷於他那些用合的形式(或理型),以至於他很少注意到自然界的變化。相反的,亞理斯多德則只對這些變化(或我們今天所稱的大自然的循環)感到興趣。

這句話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柏拉圖很少注意自然界的變化,相對地,亞理斯多德對這些變化非常感興趣。但不是亞理斯多德「只對」這些變化感興趣而已。這是譯者理解上的錯誤。


[ 本文最後由 renemcc 於 2007-10-11 20:15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17 短評 +1 收起 理由
ccs19782003 + 15 + 1 精簡清晰的引言
philosophie + 2 原創內容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7-10-11 18:59:4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ccs19782003 於 2007-10-11 19:26 發表

而就如之前各位提到的"柏拉圖式愛情"
我會認為這個概念其實也是指從事哲學思維的激情
因為哲學的本質可以說是愛
對智慧的愛
...


確實如此,柏拉圖式的愛情的最高境界是追求與神合一的欲力,
這是我們學院派一直強調的部分。

但在柏拉圖討論「愛」的理論中,
除此最高階層,不要忽略還有另外兩個層面。
其他部分,上文已經有所說明,在此不再重複說明。
發表於 2007-10-20 18:40:15 | 顯示全部樓層

Aristoteles(384-322 v. Chr.),出生於馬其頓(Makedonien)。公元前347年Platon去世時,亞里斯多德37歲。亞里斯多德認為沒有天生的概念(Keine angeborenen Ideen),他認為柏拉圖的理型論(Platons Ideenlehre)中,視現象事物僅為理型(die Idee)的影子是不正確的。柏拉圖將世界視為受造物,而亞里斯多德則將世界視為自然。亞里斯多德認為一匹馬的理型(die Idee)或形式(die From),是我們看過一些馬之後所形成的概念。馬的形式其實就是我們所觀察出的馬的特徵;一件事物的形式就是它的特徵(Die Formen sind die Eigenschaften der Dinge)。由於亞里斯多德認為我們所有的概念都是形成於用理性(人的特徵)去對事物的觀察之中,所以在開始接觸、經驗到事物之前,我們人類並沒有天生就有的概念。

然後接下來書中提到亞里斯多德的形式與質料(der Stoff)的觀點(Form und Materie)。質料就是組成事物的材料,形式則就是事物的特徵。文中以雞作為例子。雞的物質質料具有一種潛能(Möglichkeit),能將雞的特徵形式(拍打翅膀、下蛋等等內在可能性)轉為實現(Wirklichkeit)。亞里斯多德認為所有自然界的變化都是質料實現內在潛能的結果。但雞蛋有成為雞的潛能,並不表示一定會實現。而事物的形式則決定了潛能的極限(雞蛋最終不會變出鵝來)。

再來下一段提到亞里斯多德的四因說。文中舉例,我們一般會認為下雨是因為雲層中的空氣富含濕氣(質料因stoffliche Ursache, Materialursache),然後冷卻凝結成水滴(主動因oder動力因bewirkende Ursache, Wirkursache),且水滴的特徵形式就是會由天空降落至地面(形式因formale Ursache, Formursache)。而亞里斯多德認為在這三因之前,還有一目的因(Zweckursache),因為動植物需要雨水才能生存生長,所以這是雨水的目的。

書中接下來的部分談到Aristoteles的邏輯、倫理學與政治學等等的看法。

Logik邏輯
這一段Alberto提到,Aristoteles說明了我們人類在嘗試區別事物與分類的時候(當然包含整理房間),會強調形式(Form)與質料(Stoff)的區別。Aristoteles想把自然世界都分類,建立嚴謹的邏輯,以便於澄清我們的概念。Aristoteles認為我們在思考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時,必須具備某些步驟法則,如此才能澄清我們的概念。
Ein Beispiel:
(1.Prämisse)alle lebenden Wesen sterblich sind;
(2.Prämisse)Hermes ein lebendes Wesen ist;
∴Hermes sterblich ist.
或許這看起來是很明顯且簡單的論證,但現實中常常有些概念會容易造成混淆,其實很多概念在我們心中都是清楚知道的,所以邏輯就是在這種時候幫助我們澄清概念。

Die Trittleiter der Natur自然的層級
這一段談到Aristoteles的生物學與自然哲學,當然還是運用邏輯概念去區分自然界的事物。文中提到:
Wenn Aristoteles die Naturphänomene in verschiedene Gruppen einteilt, dann geht er von den Eigenschaften der Dinge aus, genauer gesagt, was sie Können oder was sie tun.
當Aristoteles把自然現象分成幾類時,他是以對象的特徵為標準。說得詳細一些,所謂標準就是這個東西能做什麼或做些什麼。
而Aristoteles認為人由於能夠吸收養分生長(像植物一般),也具有移動的能力和感覺(如動物一般),還具備理性思考的能力,所以是萬物中最完全的生命。由於萬物運作(當然包含星球運轉)必然有一最原初的力量去推動,Aristoteles稱此一力量為ersten Beweger或是Gott。這位「最初的推動者」本身是不動的,但他卻是宇宙各星球乃至自然界各種活動的「目的因」。

Ethik倫理學
Aristoteles認為人的Form是由Pflanzenseele(植物靈魂)、Tierseele(動物靈魂)以及Vernunftseele(理性靈魂)所組成。而他也提問道:
Wie soll der Mensch leben? 我們應該如何生活?
Was braucht der Mensch, um ein gutes Leben zu führen?人需要什麼才能過良好的生活?
在這段Alberto對此兩提問的回答是:
Der Mensch wird nur glücklich, wenn er alle seine Fähigkeiten und Möglichkeiten entfalten und benutzen kann.
人唯有運用他所有的能力與才幹,才能獲得幸福。

Aristoteles認為快樂的三種形式是:
Die erste Form des Glücks ist ein Leben der Lust und der Vergnügungen.
第一種是過著享樂的生活。
Die zweite Form des Glücks ist ein Leben als freier, verantwortlicher Bürger.
第二種是做一個自由而負責的公民。
Die dritte Form des Glücks ist das Leben als Forscher und Philosoph.
第三種是做一個思想家和哲學家。
且他強調認為,這三種形式必須都具備且達至平衡,這樣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才不會受到扭曲,才會真正的幸福滿足。這種達至平衡的觀點在Aristoteles的處世生活觀點上就形成所謂的goldenen Mittelweg(黃金中庸)。也就是人應該要勇敢,而不是懦弱(不夠勇敢)或魯莽(太過於勇敢);且應該要慷慨,而不要吝嗇(不夠慷慨)或揮霍(太過於慷慨)。

Politik政治學
Aristoteles著名的觀點:他認為人天生就是politisches Wesen(政治的動物)。Aristoteles認為真正的人不僅是滿足生存的基本需求,且要在社會國家中發揮自己的才幹與實踐自己的責任。在政治理論上,Aristoteles敘述了三種他認為各有需要注意的優缺點面向的政治制度。這三種政治制度分別是die Monarchie(君主制)、die Aristokratie(貴族政治)以及die Demokratie(民主)。

Frauenbild對女人的看法
或許是觀察對象數量上的限制或是其他原因,Aristoteles在對女性的評價上並不高。他認為女性是unvollständiger Mann(未完成的男人),在生育上,男性提供Form,而女性則是Stoff。

在這章的後面,寫道Sofie看完信之後,突然有種無法克制的衝動想要將房間aufzuräumen(清理)一下。這種aufzuräumen的衝動就有如我們對自然世界有邏輯性地分類的欲求。且Sofie也在思維上對金魚缸(水族箱)裡面的Wasser des Lebens作出自然界層級的分類。書中描寫Sofie用這些帶些稚氣的方式與言語來實踐自己在信中閱讀到的哲學思想,也正說明了,這些哲學思想不僅如此地接近我們生活,且根本上也是從生活中的細節去獲得這些智慧。


[ 本文最後由 ccs19782003 於 2009-1-1 13:35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65 收起 理由
primay + 20 感謝分享
Charlotte + 10 感謝分享
marspooh + 20 精品文章
renemcc + 1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7-10-27 18:27:25 | 顯示全部樓層
這一週應該是討論Der Hellenismus這一章吧
我有看時程表喔,我沒搞錯喔~~

1. 試列舉我們可以確實知道的一些事物,然後再列舉一些我們只能相信的事物。
2. 請說明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哲學的因素
3. 良知的意義為何?你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良知嗎?
4. 何謂價值的輕重?


當這四個題目出來的時候,我不讓自己看文章,而是先讓自己作答,看看我跟蘇菲的答案有沒有一樣。

我是這樣回答的:

1. 試列舉我們可以確實知道的一些事物,然後再列舉一些我們只能相信的事物。


確實知道的事物:物,利用我們的感官可以接觸到的事物,例如桌子,電腦,花,石頭
只能相信的事物:愛,誠實,道德,sog.神,正義,勇氣

2. 請說明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哲學的因素

自己的經驗
感受別人的經驗
正面或負面的參考團體


3. 良知的意義為何?你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良知嗎?

善,不危害他人的意念與行為,或甚至是成就他人的行為

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良知,但我不認為每個人對於良知的定義是相同的
可能有人覺得不要去害人就是善良
有人覺得要對周圍的人好,才是善
有人認為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才是善

但,有良知跟實踐良知是兩回事

4. 何謂價值的輕重?

有意義的,就有價值
我想到的是紀念物保存(古蹟),我們也在講價值
歷史長遠,有藝術價值,數量稀少,具影響力,對某個時代、文化有指標性意義的,就是有價值的紀念物(古蹟)

當然,放在不同的天平上,也讓人難判斷,例如一個日本時代蓋的總統府與一個超過一百年的台灣破民宅,哪個比較有價值?


看到蘇菲的答案,再看我的答案,不完全一樣,覺得新奇又有趣
我不確定我是否真的答對,或我的老師會給我A或是D,不過,我只想清楚表達我所想的事情

評分

參與人數 3現金 +30 收起 理由
renemcc + 10 精品文章
ccs19782003 + 15 原創內容
Charlotte + 5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7-10-27 22:08:26 | 顯示全部樓層
希臘文化時期(Der Hellenismus, 336 v. Chr. bis 30 v. Chr. )
三百年間,是宗教,哲學與科學混雜的時期

作者整理了這個時期的一些比較具代表性的學派

犬儒學派
看到犬儒學派這四個字,大概印象應該是很negativ的吧...
文中提到,他們不把生老病死當困擾,不擔心人家的痛苦,看起來很超脫阿...我不知道這樣有什麼不好...
如果把同情當成一種社會化美德的話,犬儒可能就會讓人很不恥
我很極端地提問,不把別人的痛苦變成自己的負擔,這樣不好在哪裡?

Stoic斯多葛學派
說這是個開放的學派,請問...一個學派的開放與不開放如何定義哩?
代表人物Cicero,創立人本主義

Epicurus伊比鳩魯學派
痛苦
蘇格拉底的弟子Aristippus認為:
"人生至善之事是享受,至惡之事乃是受苦"
沒有人想受苦吧,但苦來了,怎麼辦哩?你不想理會苦,苦還會自己找上門來哩。
我覺得痛苦是無法避免的,只要人有感官,有感覺,就無法逃避痛苦

"樂趣不一定只感官上的快樂,交朋友與欣賞藝術也是一種樂趣。...
自我慾望必須加以克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幫助我們忍受痛苦....
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當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存在了。"

四種藥單: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恩,心情不好時可以拿這個學派的東西來調劑一下)


新柏拉圖派哲學
代表人物:Plotinus
神秘之光
"最靠近上帝的是我們的靈魂。在某些很偶然的時刻中,我們可以體驗到自我或是那種神聖的神秘之光"

神秘主義經驗(靈魂與上帝為一體的經驗)
神秘經驗有時是感受到更大的"我"或是"上帝",也有人稱"天地之心","大自然"或"宇宙"
"你就是宇宙"

對於這個部分,講一下個人想法
我以前不知道寫過什麼給自己看的文章
我認為,神是人造出來的,所以我認為人是有神的影子,也就是說,人可以是神,是上帝
尤其是,當人在理性思考的時候,人就與神為一體
不知道看過哪本書也說很類似的話:當人思考時,上帝就微笑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30 收起 理由
renemcc + 15 精品文章
ccs19782003 + 15 原創內容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7-11-5 00: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現在應該是....
5.11上午吧?.....

那...我post摟~~
*************
兩種文化
歐洲文明上大致上由印歐與閃族文化組成

印歐民族
以語言的相近性被分為一個語系
除了歐洲地區,還有Finno-Ugrian語言,巴斯克語民族,亦包括印度與伊朗地區大多語言也被歸為此語系民族

對歷史的觀點:
印歐民族認為歷史是循環的,如同四季會循環

宗教:
印度教與佛教都源自於印歐文化,希臘哲學亦然
有"靈魂轉生,生命輪迴"的觀念
多神論
繪畫或雕刻諸神

感官:視覺

-------------
閃族文化
源自於阿拉伯半島,與印歐文化截然不同,猶太人

歷史觀點:
他們認為歷史是一條不斷延伸的線,最後到"最後審判日"
重視歷史紀錄(為了作最後的審判)

宗教:
一神論
不崇拜神像

感官:聽覺

*******
耶穌:等待救世主的年代出現
愛你的鄰居,同情病弱貧困者
寬恕

保羅:宣揚耶穌宗教思想到希臘的人

教義:使徒信經(Creed):耶穌是神,也是人

德國詩人Goethe說過:不能汲取三千年經驗的人沒有未來可言

評分

參與人數 1現金 +15 收起 理由
ccs19782003 + 15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7-11-5 15:21:27 | 顯示全部樓層
我這章是雅典時期的最後一章
再來就是進入中古世紀

我想建議一下版主還是照每章一週或兩週這樣排
然後在第一篇列出來
這樣就可以知道本週進度,要討論哪一章
即使沒有引言人還是可以照著進度走
有的人(例如我)也可以照著這週的章節加入討論或分享心得

很期待中古世紀的哲學史
還是很高興有很多收穫又刺激我學習的讀書會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4-25 14: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