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306|回復: 7

台灣文化研究年會會後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12-22 17:41: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台灣的文化研究年會則是下禮拜舉行:

http://140.112.191.178/csa/CSA2008/index2.htm

如果不要管學術嚴謹度或是不在乎台灣學術的媚俗化現象的話的話,這個年會的發表論文較活潑,也比較好看;雖然就僅此而已,哈。

﹝版主編輯:將無關主題之文字刪除)

[ 本文最後由 yzk 於 2007-12-25 21:09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3現金 +30 收起 理由
ccs19782003 + 10 感謝分享
pacinohs + 10 感謝分享
renemcc + 10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7-12-22 23:41:40 | 顯示全部樓層
嗯?那說不定我們有照過面耶,因為那一年我有發表論文…

龐克和同人誌雖然稱不上「專業」(遙望我高中時也是漫畫同人誌界的…),但還蠻有「誠意」的

我還特地照了一張所謂的「次文化展演」的「工具展示」

看了看工具……我覺得好像人人都會有個一、兩樣啊?……蠻主流的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5 短評 +5 收起 理由
ccs19782003 + 5 + 2 你的論文是那一篇阿?
renemcc + 3 那cehepar 你有哪兩三項呢?好奇中∼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7-12-22 23:58:42 | 顯示全部樓層
既然是在社會學子版發表的主題,cehepar同學也參加了該屆會議,可否請你分享一下,如何以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所謂的「次文化」現象?

評分

參與人數 1短評 +1 收起 理由
ccs19782003 + 1 yzk你也說說你的看法阿~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7-12-24 01:05:20 | 顯示全部樓層
ccs19782003           23/12/07 10:22          評論          +1           yzk你也說說你的看法阿~


次文化或是文化社會學不是我的研究領域,更何況有專家在這裡,讓他晾著多可惜!
 樓主| 發表於 2007-12-24 01:41:37 | 顯示全部樓層
既然是在社會學子版發表的主題,cehepar同學也參加了該屆會議,可否請你分享一下,如何以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所謂的「次文化」現象?


:s4f46Zk: 這……這是申論題考試題目嗎?

次文化或是文化社會學不是我的研究領域,更何況有專家在這裡,讓他晾著多可惜!


:seC92jQ: 這……次文化也不是我的專長……專家在哪??我嗎??

:sxp64Jh: 那把我晾起來吧……




沒啦……我是真的對「次文化」這一塊不熟,特別是在社會學中的討論;而且說真的,也沒有什麼興趣。主要是因為,我根本不認為文化有「主」、「次」之分。所以任何關於次文化(甚至還有啥「後次文化」……媽呀……)的討論對我來說,就好像在討論「月兔的性別」一樣,太難理解了。:skQ80pc:

所以我才會說,所謂的「次文化的工具」,明明人人都會有,何「次」之有?

啊,那我有哪幾項?

………

茶杯跟瑞士刀∼










不過我發表的事哪一篇……那是不能說的秘密…:skQ91c:

評分

參與人數 2短評 +3 收起 理由
renemcc + 2 用刪去法應該可以找出本尊!如果你有時 ...
ccs19782003 + 1 嘻~你可以用暗號提示我~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7-12-25 02:26:05 | 顯示全部樓層
ㄟ……

如果我說啥分享或答題,而又不是我有專長的部分,那恐怕既不一定能引起討論,也不見得能符合現實(因為我不知道實際上真的在學術界討論的廣度與深度在哪),加上我根本就不認為有「次文化」(說實在,我甚至有時候會極端的鄙視探對「次文化」的探討),所以我不太有能力對此發言。



不過,如果想拋出一個討論議題的話,我倒是有個問題想問問。



我參加的那一屆文化研究,主題是「眾生,眾身」(multitude)。

當然,就像我說的,台灣的文化研究老實說,其實有時還蠻很媚俗花俏,所以這個主題本身耍花俏的成分大過於實質意涵,跟那研討會沒有太多的關連。可是,multitude正好在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 ANT)裡頭是重要的關鍵字,而在近幾年很紅、不知道在紅啥的系列著作「帝國」、「眾生」等,亦即Hardt & Negri的一系列說法(我還姑且不稱作是理論)中也成為核心論點。換言之,不管那年會是哪裡來的Idee想到選這個字,這個字詞本身的確含括著有一定重要性的論述根基。這一堆論點,其實多承襲著所謂的法國 後現代理論 ,特別是受到Deleuze和Guattari的概念的影響,認為社會是由姑且稱作「眾生(multitude)」的眾多行動體(actant)所不斷拆解、聚合、拆解、聚合…………的一個「生成過程」(其實這是源自尼采所使用的Werden的概念啦…)。

相當類似的觀點,其實早在德瓜或ANT或之類的之前,Elias的「何謂社會學」一書中就已經提出了(Adorno也有過類似的說法,不過相對的略嫌輕描淡寫)。不過在台灣,所謂的 後現代理論 比較紅一點,所以誰管他Elias說啥;可是相反的,在德國,似乎並不愛所謂的 後現代理論 ;比方我看過在一篇對Friedrich Kittler的訪談中,被認為是後現代媒體理論家的Kittler就有點意帶抱怨的說到,德國社會文化學術界並不重視甚至很不應該地忽略了法國的 後現代理論 思潮。

我剛在德國正式開始學業,所以對於德國學術界所知還相當少;但,比方yzk等前輩們在德國已生活一段時間,我就會想請教一下,究竟德國社會學界一般是怎麼看待這些所謂的法國 後現代理論 呢?有在討論嗎?從什麼樣的角度討論?有什麼批判或比方在經驗研究或理論發展上的應用嗎?

同樣的,因為我還正在對德國社會學界開始進行摸索中,所以我也不太知道,德國有哪些社會學期刊,並且那些期刊各是著重在哪些領域的。也許前輩們也可以提供一些經驗當作參考。













至於我在那一個年會………是在最大最豪華的場地發表的研究生。至於我會在這麼豪華的場地發表,是因為剛好跟我同一場次發表的教授是地主,地主當然要在最屌的場地發表,我剛好沾到光。

嗯………知道的話默默知道就好,噓,不能說的秘密……:skQ91c:

[ 本文最後由 cehepar 於 2007-12-25 10:12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2短評 +2 收起 理由
yzk + 1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1 收到!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7-12-25 16:31:29 | 顯示全部樓層
致cehepar:

我想把幾篇有關文化研究的討論切割並移置到【學術討論之人文科學】版面下,因為目前【大學普通學程】版面下並無 Kulturwissenschaft 相關版面,而且討論內容屬跨領域討論。

請表示同意與否,謝謝!
學術討論版版主

評分

參與人數 1短評 +1 收起 理由
cehepar + 1 請。也盼回應。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7-12-25 21:51:10 | 顯示全部樓層
cehepar           25/12/07 18:32          評論          +1           請。也盼回應。


關於法國的後現代主義,德國當然有人研究,但誠如所說,並非主流。這方面我沒有鑽研,所知甚少。還是留待學有專精的同學來發表意見。

如果是談到德國的「文化研究」或是「文化社會學」,我所知的情況是,常會在Postkolonialismus相關討論當中提到,比較重要的幾個學者是 E. W. Said、H. K. Bhabha以及 S. Hall,加上半古典的A. Weber、Foucault。

我不確定是否有這方面的專門期刊,但是你也許可以參考一下《New Left Review》

[ 本文最後由 yzk 於 2007-12-25 21:59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現金 +2 短評 +1 收起 理由
cehepar + 2 + 1 半古典傅科…哈,說的好

查看全部評分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5-4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