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5563|回復: 18

文化政策為什麼? 龍應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5-14 15:06: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雖然我對於龍應台另外一篇文化,是什麼? 並不以為然,但是這一篇上中下的文化政策,為什麼? 非常值得一讀!

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全文直接轉貼上來

中國時報    E7/人間副刊           2008/05/12

文化政策為什麼?
【龍應台】
  文化就是唱歌跳舞?
  如果文化是公民社會的基礎,那麼文化政策在政府的運作中又佔了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呢?
  你問一個總統候選人他的經濟政策是什麼,他一定倒背如流。如果追問他的外交政策、國防政策、交通政策、治安政策甚至衛生政策、醫療政策、兒童福利政策,他也可能從容應答,因為他的幕僚讓他事前做過功課。可是如果請他談他的文化政策呢?
  他多半會支支吾吾答非所問,很可能不知所云。
  文化在政治中被邊緣化,讓我想到在台北市府為文化爭取預算的經驗。每年五月間,市府內部要開始編列下一年度的預算,所有的局處首長坐立不安:經濟不景氣,市府歲收減少,預算要裁減。那麼,該裁減誰的呢?凹凸不平的人行道是否可以不修?老人年金是否可以少發?警察的防彈衣裝備是否可以不買?消防車是否壞了不補?醫院是否可以減少護士?勞工失業救濟是否停發?防洪堤防是否破了不修?
  財政局長、主計處長像判官一樣盡量保持面無表情,怕傷了同仁感情;各局處首長則個個面色凝重,如臨大敵,用盡力氣去爭取、保護自己那一塊的預算。有一年,當社會福利預算被縮減時,社會局長當場痛哭出聲。
  我所面對的,是一個很多人心裡想著但隱忍不發的一個想法:
  「龍局長,經濟不景氣,唱歌跳舞少一點,應該沒關係吧?」
  在絕大多數的城市裡,經濟緊縮時,第一個被刀砍的預算就是文化 ──因為,在一般人的認知裡,文化不過是餘興消遣,不過是有錢有閒之餘的奢侈品。候選人不把它放在眼裡,媒體不去追究,選民也輕鬆以對。
  坐在緊張凝重的府內預算會議裡,我看著手上的預算草書:
  台北市的文化局預算是工務局的十六分之一,教育局的四十八分之一,市府總預算的百分之零點八。
  你要怎麼說,才能說服人們,文化不是可有可無的餘興和奢侈品。要怎麼說,才能說服人們,嘿,文化是民生必須,是國家大計。要怎麼說,才能說服你的同僚:我們的生活內容,尤其是我們的生活品質,其實完全被文化政策所左右?
  政策決定生活品質
  我們一面吃早餐,一面讀報紙。報紙的數量、新聞的品質、言論的公正與否,監督的力量強弱,訊息傳播夜的發達與否,與文化政策有關。在很多國家裡,傳媒是文化部業務的重要一環。
  開車上班的路上,我們扭開收音機,聽一支正流行的歌曲。流行音樂,是文化產業。音樂多是抄襲或是原創,品質精緻或是粗劣,智慧財產權是否被尊重,創作者是否有經濟保障和社會地位,音樂產品是出超還是入超,都和文化政策有關。
  走過一棟破敗不堪、雜草叢生的歷史建築;這棟歷史建築會被推倒剷平,變成地產商的貨品,有錢人的私家洋房,或是重新修復,風華再放,成為社會大眾的共同記憶公共財,是文化政策在決定。
  一個歷史古城,應該讓每一條深巷橫渠都被溫柔地保留下來,每一棟老房子老廟都被細心地修復,還是應該被當作不合時宜的腐朽,進步的障礙,連根刨起?我們生活的城市,需不需要溫柔和細心?而「腐朽」和「進步」又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們追求的願景是什麼?這願景的藍圖由誰來畫?誰有資格來畫?一張新地圖,過了一個月就不能再使用,因為一半的街道改了方向、另外一半不見了──這是不是一個城市的幸福所繫?
  這,是文化政策的內涵。
  百年老樹擋在一條都市計畫道路中間,是將老樹連根拔起拋棄,還是讓道路為老樹轉彎?街頭藝人是增加了城市的魅力還是帶來公共秩序的混亂?在城市最嚴肅、最神聖、最大的廣場上,可不可以讓小丑撒野、幼兒奔跑。可不可以讓行為藝術家以裸體諷刺,讓社會運動家以行動抗議?要回答這些挑戰的,是文化政策。
  在辦公室裡,打開電腦,我們所使用的軟件,不管是處理業務的或是增長知識或是娛樂遊戲的,全都是文化產業。一個社會是專注於知識產品的剽竊、模仿、盜賣,還是有能力做長期的研發、大膽的創造,取決於它文化政策的優劣。它的知識產品能佔國際市場的百分之幾,是它的文化產業結構在決定。
  我們怎麼穿衣服,反映的是設計產業。在美容院洗頭髮時讀一本花花綠綠的雜誌,是外國的還是本國的,洩漏了出版產業的狀況。週末的晚上,一家老小去看一場電影;電影院是否已經全部被好萊塢影片佔滿而本國片被消滅?而即使有本國片,它的藝術成就如何、創作人才有無、導演及演員發展空間如何,市場是在拓展或萎縮中,都受文化政策的影響。
  我們到圖書館去借一本免費的小說,但是作家的權益是否受到照顧?他的書會不會有盜版?圖書館裡頭的書,每借出一次,給不給他版稅?優秀的作家能不能存活?買書閱讀的風氣盛不盛?這,與文化政策有關。
  青少年到網咖裡消磨大量時間,成人們搖頭。但是一個社會究竟給了這些青少年什麼選擇?有沒有多元而活潑的青少年文學讓他們馳騁想像?有沒有完整的藝術教育讓他們陶冶品格?有沒有全民體育的制度和運動環境讓他們在健康自然的環境裡發洩精力?有沒有全面的獎勵措施誘引青年進入劇院、音樂廳、美術館,刺激他們自己創作?也就是說,有沒有全套的硬體軟體措施,培養下一代用美感,品味,和見解,來形成一種新的生活態度?這,也是文化政策。
  所以文化是基礎國民教育,它奠定國民的品味教養。文化是生活,它決定我們眼睛所見、耳朵所聽、手所觸摸、心所思慮的整體環境的美醜。文化是經濟,它的產業所值──媒體、設計、建築、音樂、電影、電子、廣告、文學、體育、觀光旅遊……,早就是先進國家的經濟項目大宗。文化是外交、當政治協商觸礁、軍事行動不可的時候,文化是消弭敵意唯一的方法。尤其對於弱勢國家,文化可以是以柔克剛的軍隊、溫柔滲透的武器。文化更是一個國家的心靈和大腦,它的思想有多麼深厚、它的想像力有多麼活潑、創意有多麼燦爛奔放、它自我挑戰、自我超越的企圖心有多麼旺盛,徹底決定一個國家的真實國力和它的未來。
  對的,我確實在說,如果你以為文化不過是唱歌跳舞、建幾個音樂廳硬體,如果你以為文化只發生在音樂廳和博物館裡,如果你以為文化只是藝術家文學家少數菁英的事情,對不起,你錯得可真離譜。文化,在大街小巷裡,在市場廣場上,在孩子們的教室裡,在報社的編輯台上,在警察的秘密檔案夾裡,在城市的任何公共空間裡,在我們整個呼吸、工作、睡覺、遊玩、思考的生活環境中,我們的生活內容和生活品質被文化政策所決定。對於這麼重要的一件國家大計,政治人物卻視若無睹,毋寧是件怪異的事。
  所以問題在哪裡呢?還是在於人民自己吧。當整個社會都將文化輕忽地理解為茶餘飯後的唱歌跳舞,矮化為少數菁英的個別需求時,政治人物也就理所當然地蔑視文化,而當他宣稱重視文化的時候,就是他把文化當做意識型態的灌輸手段,用文化政策進行形象工程的時候。
  文化,當人民自己鬆懈的時候,它就變成強人的合唱指揮棒,政客的仕途墊腳石。
  文化需要「政策」?
  儘管如此,很多文化人聽到「文化政策」這個詞的時候,會像貓一樣弓起背、豎起毛,眼睛發出懷疑的、警戒的藍光:文化,最需要的不就是自由,絕對的自由嗎?「政策」,不正是「自由」的頭號殺手嗎?
  因此,我們必須先界定一下,在現代的國家或城市裡,究竟文化政策是什麼。
  政府,好比一個巨大的機器,數不清、看不明白的齒輪在各個角落裡轟轟運轉,各司其職,交通的管交通,工程的管工程,教育的管教育。可是文化滲透在生活的所有層面,有如白糖融之於水,同時文化決定一個社會的整體發展方向,有如鐵軌之於火車,文化要啟動勢必要動到機器中所有的齒輪。
  所以文化政策不過是一套政府機制,以文化發展為目標,將各個「齒輪」所司的大小政策進行整合。透過這一套機制,一個城市或國家的文化願景清楚浮現,而實現這個願景的長程規畫,推動策略,執行方法,得以有系統地分析整理出來。重點在於「整合」,因為,這些 規劃、策略和執行方法可能一向都在,但是零星散置在政府機器的大大小小齒輪中,或隱藏遺忘,或毫無橫向聯繫地各行其是,甚至於,可能彼此扞格抵銷而沒人知道。
  就工具的層面來說,政府組織結構本身的健全與否就決定了一個城市的發展。工具不對時,猶如橫木入灶,爐火是冷的。譬如說,旅遊觀光是文化產業裡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是,以台北為例,這個城市的觀光是誰在推動?難以置信的,是交通局下屬的一個觀光科。交通局的專業人才對運輸系統和工程管理或許精通,但是對觀光事業,以及觀光事業所必備的人文歷史的內涵、環境氣質的營造、國際行銷的技巧,可能完全外行。當觀光這一項文化事業被放在「交通」這個齒輪中運轉時,觀光的人文面和國際性可能消失而簡化為交通運輸的技術 操作。
  再譬如說,剛到香港時,我發現這個城市對於古蹟和歷史街區的保護意識很弱。地產商業利益像一架巨大推土機,歷史老屋、老街區等著給高樓大廈墊腳。怎麼會這樣?檢查一下香港政府的組織架構,很容易就看出端倪:負責古蹟保存的部門,是一個層級極低的機構,它矮縮在民政局下面的康樂文化署的再下面。這麼低的層級,當然不可能擋得住開發利益的推土機。古蹟保護這一個齒輪,只是香港政府大機器裡最不重要的一個小零件,古蹟保護的成效如何用膝蓋也想得出來。
  就工具的運用而言,齒輪與齒輪之間是絲絲相扣,緊密配合,中間的潤滑作用良好,還是一關死卡一關,彼此互廢武功?
  一隻老鼠,找誰管?
  政府這個機器的特色是官僚本位主義。什麼叫做官僚本位主義?對外,它的思考邏輯是以管理者的角度出發,以管理者的方便為目標。一個例子就足以說明:在很多歐美的城市裡,我們到處都看見街頭藝人在大街、廣場、公園裡拉小提琴、唱歌、演木偶戲、畫畫,腳下放著一頂破帽子或罐頭,行人高興了就把錢往裡頭丟,城市洋溢著活潑生動的文化藝術氣息。另外一些城市裡卻完全看不見這樣的景象,譬如台北,為什麼呢?(上)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12 短評 +1 收起 理由
mmarta + 2 感謝分享
immanuel + 5 感謝分享
wang.hurh + 1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5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5-14 15:08:13 | 顯示全部樓層
文化政策為什麼?(中)

中國時報  2008.05.13
■人間---文化政策,為什麼?

龍應台


 因為大街、廣場、公園,所有的公共空間都有「管理條例」,而所有的管理條例都禁止這樣的演出行為。為什麼禁止?因為對於管理者而言,「方便管理」是唯一的邏輯,在這個單一邏輯下,街頭藝人對市場管理處而言,就是違法攤販;對交通警察而言,就是交通阻礙者;對公園處而言,就是破壞公園環境者;對稅捐處而言,用罐頭收錢而不繳稅,就是逃稅者。

 官員害怕彈性,因為彈性會帶來額外工作。官員逃避創意,因為創意會帶來額外風險。去掉彈性和創意,躲開額外的工作和風險,只要管裡方便,那麼還有什麼比「禁止」更簡單的管裡方法呢?至於「禁止」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對人民使用公共空間權利的剝奪,對城市氣氛的壓抑,藝術家的損失等等,不是任何一個部門需要考慮的。這,就是官僚本位主義的ABC。

 官僚本位主義在政府機器的內部,以另一種方式呈現:部門與部門之間,壁壘分明,互不相通。一隻濕答答的老鼠誰管?答案是,如果它跑到了大馬路上,是交通局的事;若是在人行道上,是養工處的事;竄到學校裡去了,教育局管;鑽到垃圾堆裡了,環保局管;溜到市場去了,市場處的事。老鼠帶菌?衛生局的事……真要問,要解決老鼠問題,該找誰?很難說。

 所以,你就明白了為什麼一個城市沒有街頭藝人。養工處管人行道,交通局管大馬路,公園處管公園,教育局管校園,市場處管市場,這些公共空間的管裡者,彼此之間並不溝通。如果你要「解放」這一個城市的公共空間,讓藝人、畫家、詩人可以在天空下表演,放一個小罐頭收錢,讓過路的人小小地駐足,為這麼卑微的一點願望,你知道你得做什麼嗎?

 你必須把幾十種「禁止」的管裡條例拿來,一條一條去「破解」,就是說,促使這一二十個部門進行修法,把每一個管理條例中卡住表演以及收費行為的每一個環節拿掉,而每一個條例的更動,都非同小可:從諮詢協商、提出草案,到草案通過,公布實施,中間有無休無止的辯論和協商過程。讓幾十個條例更動就得跟幾十個部門去磨。官僚本位主義是所有政府的通性,在不同國家裡只有程度的差異而沒有本質的不同:每一個部門,只以自己的範圍為終極思考範圍,部門與部門之間協調、對話、合作,在政府的機器裡,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

 而如果政府的機器裡根本就沒有「文化」這個齒輪,或者有了以「文化」為名的齒輪,卻又只是個不轉動的裝飾零件,那麼對抗或化解這個官僚本位主義就連起點都沒有。要解放空間嗎?要讓藝術進入城市文化嗎?要修改管理條例嗎?由誰發起?由誰推動?

 僅僅是想要讓城市的空間容許藝術出現,就要費盡力氣,經年功夫,想像一下更為重大的目標吧:怎麼樣讓藝術滲透進入各級學校教育系統?怎麼樣讓美感在公共工程的設計裡佔一個地位?怎麼樣讓貧民和弱勢族群也得到文化的權利?怎麼樣保護創作者的著作權、維護藝術工作者的工作權和退休保障?怎麼樣使文化變成外交項目?怎麼樣修改稅制,使文化產業得以與一般商品有不同待遇?甚至於,怎麼樣使警察不踐踏文化,使司法尊重文化,使獄吏理解文化?

 每一項,都牽涉到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競和,每一項,都需要一個巨大的整合力量去進行不同目標的折衝。政府的龐大機器裡,如果沒有一個「文化」的齒輪,而且是一個獨立、強悍的非裝飾作用的「文化」齒輪,文化就注定不可能影響到生活裡各個層面。

 實驗室逃走的怪獸

 沒有文化思維的政府機器可能變成什麼形狀?

 交通思維壟斷,那個齒輪可能致力於整個城市的無限拓寬,拆掉所有狹窄的胡同和老街,拔掉所有擋路的參天大樹,把整個城市變成通衢大道,因為,從交通的邏輯出發,他存在的目的就是單純的交通運輸暢通。其他價值,譬如城市的人文肌理,歷史的共同記憶,社區的文化認同,鄰里的小巷情趣等等,對不起,他不懂。二十一世紀全世界最怵目驚心的例子,當屬北京。北京的古老胡同從公元兩千年起,以一年六百條的速度被拆除,成千上萬棟歷史建築被剷平,所有的馬路都在拓寬中,沒有任何人能阻擋推土機的急速進度,甚至沒有討論的餘地。交通至上思維,像「酷斯拉」怪物一樣橫掃北京。

 發展思維壟斷,在很多政府機器裡,已經不是一個齒輪,而成了引擎,整個城市成為發電廠,轟轟作響,只不知奔向哪裡。一九四九年,毛澤東站在天安門上眺望北京城,看著老城一片青瓦綿綿、深巷鬱鬱,說,這個城,應該變成工業城!變魔術一樣,一萬四千根煙囪就插進了寧靜美麗的古都。為了2008年的奧運,以發展為核心思維、單向邏輯的奧運,發展調動了政府機器中所有的輪子,為一個單一目標全速運轉,整個政府機器成為一種單一功能的推土機。文化所賴以生存的價值:歷史情感、共同記憶、公民參與、城市美學,以及文化所賴以綿延的手段:人文的細緻、哲學的深思、文明世界人與人之間不能或缺的婉轉和體貼,全都像隆隆割草機斬斷捲起的草根,塵飛煙滅。

 當發展凌駕於所有其他價值時,那種力量就像一隻從實驗室中逃走的怪獸,畸形地不斷壯大。可是,很多人會非常不安,因為他們知道,有一天,怪獸可能倒過來吞噬自己的身體,自然的韻律可能反撲,以一種超過怪獸的力道。

 所以文化政策是什麼?它就是一套整合的機制,以文化為核心思維,以這個思維去檢驗政府這個機器,檢驗它本身的結構是否符合文化的發展所需,檢驗其他的齒輪是否配合文化的發展,檢驗機器運轉的方向是不是一個文化所能認可的方向。

 這樣定義下的文化政策,就有兩種必要的作為。一是減,一是加。

 減,是設法去除「弊」,關掉有礙文化發展的齒輪。譬如把所有「禁止」街頭藝人在公共空間表演的規定取消。譬如與交通部門格鬥,讓一株老樹存活下來,少拓寬一條不必要拓寬的路。譬如與工程單位對抗,讓某一棟作家故居保留下來,少蓋一棟酒店大樓。譬如與公園處協商,讓公園多留一點自然的草地,少建一點水泥硬鋪面。譬如與教育局溝通,減少學生上課時數,讓孩子們到音樂廳、博物館、老城區裡接受一點美學的薰陶、培養一點歷史的情愫。

 文化可以立國

 加,是設法去興利。英國政府規定彩券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八必須用在文化上,許多博物館就得以生存,年輕創業的藝術家也得到補助。瑞典立法嚴格保障智慧財產權,作曲家因而能夠專心創作;規定圖書館中每一本書的借出,書的作者都要得到一定百分比的報酬,作家因而能夠尊嚴地生活。德國政府高度補貼劇院的開支,使得低收入的國民也買得起票、看得起戲,國民的藝術教養因此得以提昇。紐約政府透過補貼,讓十八歲以下的人可以低價看演出,因而培養了年輕人的藝術修養。倫敦採取博物館參觀免門票措施,欣賞者的數字因而激增。

 在台北市推出了「樹木保護自治條例」之後,房地產的開發商就不再能輕易地砍除百年老樹。把民間成立基金會的門檻降低之後,推動文化的民間基金會就如雨後春筍一樣倍增。制訂了公共藝術的法規之後──譬如說,所有公共工程款的百分之一必須用在公共藝術上,公共建築就有了藝術的品味,公共空間不再隨意地被難看的東西填滿。設置了新人創作獎金,藝術和文學的創作者就得到了鼓勵。改變稅法容許企業對文化的捐贈抵稅,企業對文化的捐贈馬上增加,美術館、博物館就多了起來。

 近年來,以文化政策為手段促進國力最戲劇化的例子,當然是南韓。受到一九九七年的經濟衝擊,南韓從一九九八年起提出「文化立國」的施政戰略,把文化產業列為發展國家經濟的龍頭產業。九七年制訂了「創新企業培育特別法」,針對數位內容產業予以激勵。接下來出爐了「文化產業發展五年計畫」、「文化產業前景二十一」、「文化產業發展推進計畫」、「文化產業促進法」等等;又成立了文化產業振興院、文化產業局、文化產業基金……在短短幾年內,南韓已經成為世界第五大文化產業大國。

 所以,文化需不需要政策?

 要回答這個問題,好多鏡頭閃過腦海。

 我記得,坐在議會閉門的預算審查會議裡,反對黨提出要刪除我所列出的「台北國際詩歌節」的預算。我先解釋台北市為什麼需要這樣一個詩歌節來深耕文學、面對全球,看見反對黨的代表面無表情,不為所動。唇舌都焦了。最後,我說,「你們要刪這筆預算,得準備踩著我的屍體過去。」議員立即暴跳如雷。

 我記得,為了通過「樹木保護自治條例」來保護台北城內的樹木,我如何訓練公務員去低聲下氣地和府內每一個工程單位協調,如何派出我的「美女部隊」──文化局的女性官員,去議會進行地毯式的遊說。

 我記得,為了保住一片即將被拆除的老舊社區,用歷史記憶和人文價值的觀點試圖去和工程單位的首長溝通。我記得,在一切努力都被推翻的時候,我如何與長官翻臉。

 我記得,在市長親自主持的閉門會議上,我曾經如何與警察局長觀點對立,認為警察荷槍實彈逮捕在酒吧裡跳舞的青少年並且容許電視攝影機隨行隨拍,是違反人權的野蠻政府作為。我記得,在私下和公開的場合,我和勞工局長是如何大聲反對市長的消除娼妓政策。「我不會留在一個道德保守的、只為中產階級價值服務的政府裡頭做官。」我對我的市長說。

 政府只是泥土

 怎麼可能不需要文化政策呢?如果沒有,政府那個不能被我們信任的大機器裡,就缺了為文化把關、為文化發聲、堅持文化價值的齒輪。當文化願景和政策被白紙黑字寫進了政府的施政綱領的時候,當文化政策的執行會在選舉中被選民和媒體拿出來用放大鏡檢驗的時候,當文化部在政府組織裡有一定地位的時候,文化所需要的「地盤」──包括它的預算,它的獨立的性格,它的不容侵犯的自由,才開始有了保障。

 在獨裁體制裡,任何政策可能都是假的,只有獨裁者的個人意志是真的。但是,我們在談的是文明社會,或者說,我們在談的是任何一個追求文明的社會。在追求文明的社會裡,文化政策應該是文明的捍衛者,文明指標的建立者。當國家領袖指著古城下令它變成工業中心的時候,他的文化部長應該大聲說,對不起,主席,根據本城「文化資產保存法」的規定,它不可以成為工業城。當交通部長主張城牆要拆的時候,文化部長可能全力抵制。當安全部門以國家安全為由要禁某一本書或者警察單位以保護「善良風俗」為名要取締一場展覽或者一個市長要把歷史街區交給地產商開發的時候,文化部長可以把厚厚的文化法規拿在手上,說,不可以。

 他可以隨時拍案而起,擲下帽子辭職。

 文化政策重要,是因為它不只要求政府在文化的領域裡必須做些什麼,它更規範了在文化的領域裡政府絕對不可以做什麼。如果沒有政策,沒有法制,那麼「自由」,文化所依賴的「自由」,是沒有保障的。(中)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14 收起 理由
mmarta + 2 感謝分享
immanuel + 5 感謝分享
wang.hurh + 5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2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5-14 15:09:29 | 顯示全部樓層
龍應台─文化政策為什麼?(下) 轉載中時電子報

中國時報  2008.05.14
■人間---文化政策,為什麼?

龍應台


 建一棟藝術中心和建一座污水處理廠或是一個百貨大樓畢竟是不一樣的。任何一件文化工程的背面都牽動著一個城市靈魂深處的東西──它的歷史情感、文化認同,以及人民對未來的共同夢想,願景。

 文化政策,就是一個機制把種種彼此矛盾扞格甚至彼此抵銷的力道爬梳清楚,對照願景和目標,畫出一條清晰可循的路來。在一個開放社會裡,它不是從上而下的監督、管理,更不是權力的干預、操縱或控制,而是一套機制,有效地透過整合來創造文化發展的最佳條件與環境,也就是說,文化政策的目的在創造文化發展的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它絕對不是,而且不可以是,一套「最高指導原則」,它只是一畦豐潤的有機土壤,讓人民的創意和想像力能夠在土壤上著床,發芽,綻開自由的萬種新苗。

 政府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泥土,只是讓人踩的泥土,民間才是花朵。土是為了花而存在,本末不可倒置。

 誰的文化政策?

 文化政策是一套聰明的辦法去實踐一個社會的文化願景,但是,文化願景怎麼來?你說古蹟保存重要,我說開發至上。你說少數族群、低收入人民的文化權必須受到重視,我說中產階級大多數人的利益第一。你說國際水準的歌劇應該大量引入,我說本土的式微傳統藝術才是我們最該花錢的地方。你說前衛藝術值得支持,我說前衛藝術是騙人的,小學藝術教育才是重點。

 談願景,窮人還是富人的願景?既得利益者還是邊緣者的願景?統治者還是反抗者的願景?都會菁英還是農村草根的願景?這些願景可能南轅北轍,毫無交集。誰說了算數?總統?文化部長?學術菁英?還是公民投票?

 文化政策的體現,在於資源的分配。受到重視的項目,就會得到資源,迅速發展。那長期得不到資源的,可能就慢慢萎縮,凋零。問文化願景,其實就是在問,資源放在哪裡。一塊餅,怎麼分,有什麼原則可以依循?

 願景怎麼界定牽涉到三個層面。首先需要科學的調查研究。任何一個文化政策的制訂,首先要做一項「看不見的工程」,就是做基礎調查:文學、視覺藝術、影音藝術、表演藝術等等不同的領域裡,有多少創作人口、多少欣賞人口;軟體與硬體,供與求的關係如何。在文化產業方面,出版、電影、流行音樂、廣告設計、畫廊、電腦遊戲、觀光旅遊等等,產值的曲線為何,發展的趨勢為何。市民的文化消費行為是什麼:多少人一個月看幾場戲、買幾本書、聽幾次音樂會;什麼型態的音樂會有多少人在欣賞?多少人渴望看「歌劇魅影」音樂劇,多少人期待看「梁山伯與祝英台」?多少文化設施照顧到兒童的需要,多少又服務了社區中的高齡人口?

 這些基礎調查做過之後,社會的文化體質才會像X光下的骨骼一樣清楚呈現:資源得到太多的是些什麼,長久受到漠視的是些什麼,最有潛力發展的又是些什麼。歷史學家黃仁宇曾經用缺乏數字管理的能力來解釋中國在明朝以後落後於西方的原因。數字管理在文化的領域裡和任何其他領域裡一樣關鍵。沒有科學的基礎調查,所謂願景的訂定猶如瞎子摸象,可能離社會的真實需要非常遙遠。我在大陸的很多城市看到巨大宏偉的博物館──那是人民的文化願景嗎?博物館巨大而空曠,裡頭的文物少得可憐,裡頭的訪客更少得淒涼。博物館之巨大宏偉,與城市人口不成比例,與當地居民的教育水準和消費能力,更不成比例。誰,用了人民的錢,去建了那樣偉大而荒唐的文化設施?在決定興建之前,他做過多少科學的調查、數據的整理?

 第二個層面是,專家的意見必須滲透界定願景、資源分配的決策過程。城市的規劃,歷史建築的保存,文化產業的發展,藝術教育的落實,創作者的培育與獎勵,表演團體的扶植,藝文補助機制的建立,公共藝術的執行等等,沒有一件不是高度複雜的專業學問。文化決策者必須讓學者專家的知識進入到行政體系內部來,做為決策的基礎。

 斯得歌爾摩市的人口只有一百萬,卻有八個專業級的兒童劇場,代表該城對兒童美育極為重視。倫敦花很大筆的預算重點補助二十五歲以下的創作者,紐約強力補助青少年買票看戲聽音樂,漢城則選擇補助電子遊戲的研究發展。為什麼?每一個城市都在設法維持自己人民的創意水準,因為人民的創意水準就是國力的依據。而如何看準自己的優勢和弱點,如何發揮優勢,補強弱點,專家的知識研判不可或缺。在台北市文化局的三年半中,我大概親自主持過上千次的諮詢會議,不提下屬各層級官員各自召開的顧問會議。因此當一項政策推出時,它其實幕後經過幾十次的專家諮商,有些重大法案,還經過上百次的聆聽。因此每一項決策其實都已經融入了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意見,推出時就已經是一個共識的產物。願景,就透過這不斷的磨合、不斷的溝通而產生。

 我也目睹某些城市組成無數的專家委員會,然而委員會真正的功能,只是政府的橡皮圖章,為官員背書。在這些城市裡,文化願景往往只是技術官僚閉門造車自以為是的想像圖。民間的專家學者空自擁有知識,但知識對政府決策不發生一點影響。知識界和政府之間因為沒有深度的溝通、辯論和對話,社會也是割裂的,共識不容易出現。而當官員的想像藍圖是錯誤的時候,他的「政績」就是人民的災難。

 第三個層面,或許最重要、最基本的一個層面:文化願景的形成,必須來自人民的社會和政治參與。只有參與,可以凝聚社區意識,可以產生文化認同,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二十一世紀初此刻的香港。一百五十年來,香港都是一個過渡的地方,人們來這裡打拼、掙錢,但是既不付出真情,也不投入承擔。歡樂和悲傷,婚禮和祖墳,繫在東方的原鄉。兒女的未來,託付給西方的異鄉。香港,是路過,不是承擔的地方。

 一次示威遊行,赫然五十萬人上街。走在街上的人們雖然互不相識,也不需要交談,但是頓時間發現了彼此對這個社會的期待和責任,也意外地發現了一直隱晦不明的集體焦慮和渴望。西九龍計畫引發社會的反彈和爭吵,表面上看起來鬧烘烘,事實上,爭吵史無前例地團結了文化界,而在在不斷的爭吵和辯論中,香港的未來輪廓卻一點一滴地變得清晰,人們在爭吵的過程裡加深了對自己的認識,也更明確地看見了共同的「願景」。

 這樣的共同願景,就是文化政策的基礎。

 盲目建設,不如沒有建設

 如果有一套文化政策,但是它既沒有任何科學的調查研究作為基礎,又沒有廣泛而深入的專家知識滲透決策,更缺少人民的參與和社會共識,會怎麼樣?

 倒抽一口冷氣,我只能說,那就等候災難降臨吧。

 我們擔心政府對文化無知或者完全漠視,但是另一個極端──政府很可能對文化有一種錯誤的認知而集權集錢用力地去做所謂「文化建設」,後果同樣可怕。如果沒有科學,沒有知識,沒有共識作為文化政策的三個基礎,文化建設很可能是一場打著文化旗幟而進行文化戕害的大破壞。地方政府的首長很可能大興土木,用納稅人的辛苦錢建起華麗的音樂廳,而事實上地方根本沒有足夠的欣賞人口,他也沒有計畫去培養欣賞人口。工程風光剪綵,首長升官走人,音樂廳就開始長草,養蚊子。

 一個一百萬人口的城市,可能出現一座適合一千萬人口的超型巨大美術館,開館之後,像皇陵一樣空盪安靜,既無能力購買藏品,也無能力管理經營。既不懂得如何吸引遊客,更沒概念怎麼提升市民的美學素養。雨水,漸漸滲進來,牆壁開始發霉。

 一個歷史古鎮,可能由旅遊局主導,大事開發,填土、造景、設纜車、建旅館、砌橋鋪路開餐廳,而文化的質感和歷史的內涵徹底犧牲,一直到古蹟古鎮完全「死亡」為止。殺雞取卵的方式,文化成為無知無識的官員的祭品。

 以推動觀光文化為藉口,興建一個又一個國際機場,而當地可能沒有任何文化資源吸引觀光客。機場建好了,就變成最好的放風箏的廣場。雜草很快地佔據了機坪。

 政府更可能以國家形象為口號,爭取國際知名建築師來設計各式各樣的地標建築,或者利誘國際美術館來本地開美術館連鎖店,看起來轟轟烈烈。但是,建築師競相獻技,張牙舞爪盡情表達個人性格,他的建築如何尊重本地人的歷史情感?如何與在地城市的人文肌裡和諧共處?抱歉,那不是他的問題。高價的建築,華麗的美術館,都是看得見的政績,但是你問那主事者:你究竟如何讓建築美學在本土生根,如何深化藝術教育,如何培養出將來的本國的藝術大師?計畫拿出來!

 不知道。沒人談。

 體育館、音樂廳、大劇院、美術館這些看得見的工程,近十年來成為亞洲城市彼此競爭的項目。上海的世博規劃、北京的奧運計畫、香港的西九龍正在進行、新加坡完成了濱海藝術中心緊接著籌畫美術館、台灣在規劃流行音樂中心。有建築魅力的大型文化設施成為二十一世紀城市認為最能為自己的身份贏得地位的投資,而西方的藝術掮客,譬如古根漢,就來到亞洲到處兜售自己的連鎖店招牌。

 可是,建一棟藝術中心和建一座污水處理廠或是一個百貨大樓畢竟是不一樣的。任何一件文化工程的背面都牽動著一個城市靈魂深處的東西──它的歷史情感、文化認同,以及人民對未來的共同夢想,願景。任何國際知名、高價高貴的硬體建築也都無法取代靜水流深的人才培育和國民美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當我們把資源全付給了表面的誇張,我們還剩下什麼給那深層的,真實的,民族所真正需要的文化建設呢?

 文化建設當作升官成本,文化設施看作水泥施作,人的情感,就埋在那水泥之下了。沒錯,盲目建設,不如沒有建設。

 關鍵不是「產業化」,是「民主化」

 在韓國文化產品堂堂進入全球市場,一片紅火的時候,我發現解釋文化政策的必要性不再那麼困難──你看,他們是因為有了配套的文化產業政策,才會那麼成功。很可能,其他政府會急起直追:各行各色的文化獎勵條例和產業扶植計畫會出籠。文化,被理解為「產業」,也馬上要被當作「產品」來被政府「刺激生產」,做「國際行銷」。文化產業可能比大樓大廈的單純硬體要進步一點,但是,把文化簡化為「產業」和「產品」,理解為「商品」──它的前途又如何呢?

 很少人會注意到,韓國眼前的成功,並不只是因為他們制訂了多少條的文化產業條例,而有另一個更關鍵的東西。韓國旅遊發展局的局長在接受《亞洲週刊》訪問的時候,這樣解釋韓國現象:

 文化產業有它的特殊性,不能按照人們認定的政策方向去發展。。韓國依靠人的智慧、創意和努力,在文化內容上增加新的因素。上世紀六十年代韓國實現民主化的同時,也實現了工業化之後的文化產業化。民主化排除了對創作題材的制約,讓文化人放手去寫作、拍攝,產業化也確保了文化資本和人力,這樣韓國的文化產業才能闊步發展。

 這是一個有頭腦的文化官員。韓國文化產業成功的第一個因素,並不是文化政策的技術操作,關鍵詞不是「產業化」,而是「民主化」。因為民主,因為政治的鬆綁,人民的創意得以抒發釋放,想像力不再有禁區和警戒圍籬,文化內容上不斷出現新意,因此才有文化產業可言。換句話說,沒有民主化的前提,沒有人民的創意,任何偉大的產業計畫,任何精明的行銷操作,也救不了內容的空虛。

 中國著名演員張國立要求限制韓劇在中國的播放,理由是,「中國在歷史上曾被入侵過,但文化上卻從未被奴役過,如果我們的電視台、我們的媒體,整天只知道播放韓劇,這跟漢奸有什麼區別?」他的焦急可以理解,這種為自己文化受到威脅而發的焦急,法國人特別強;但是,問題的癥結,真的在韓劇嗎?豎起一道無形的圍牆,把韓劇關在牆外,中國的戲劇就起來了嗎?

 這,正是文化政策必須辯論的問題。(下)

評分

參與人數 10現金 +62 短評 +6 收起 理由
Effi + 1 感謝分享
Charlotte + 10 + 1 感謝分享,回來補分
komischyang + 10 + 1 觀點. 而且她兒子的想法也很有趣~ 好文!!!
mmarta + 2 感謝分享
marspooh + 20 感謝分享
immanuel + 5 + 2 可是有民主制度以前產生的文化又是怎麼 ...
Sean + 2 我很贊同
foton + 10 我很贊同
ccs19782003 + 3 感謝分享
wang.hurh + 1 挖∼∼文章長啊!!!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5-14 17:52:15 | 顯示全部樓層
無論文化政策如何制定,言論自由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個對言論思想進行控制的國家,談文化政策真是太奢侈了。台灣社會的可貴在於,對各式言論展現開放接納的態度,這是其他華人國家所欠缺的,但是,未來這樣的言論尺度是否還能維持,還是動不動就對所謂的「異端」直接或間接伸出黑手(例如:請「叫獸」閉嘴!),就讓我們看看新政府的表現吧!
我認為,龍女士這篇文章其實觸及比較多技術層面的問題,不若她之前那篇「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直接點出了文明的重要性,(http://intermargins.net/Forum/2005/lonentai/let09.htm),就我個人的觀點,文明才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基礎,政府不文明,再好的文化政策,或者擁有多麼豐富的文化遺產,對於人民的福祉都沒有幫助,建議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2 短評 +5 收起 理由
komischyang + 3 適中就好~~~ XD
mmarta + 2 感謝分享
Charlotte + 1 我很贊同
ccs19782003 + 1 指責他人"不愛臺灣"也是種言論箝制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5-14 19: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to ccs19782003:
誰!誰!你說誰不愛台灣?該不會是說龍女士吧?我認為他不但很愛台灣,同時也愛所有的華人社會(包括香港、中國、新加坡等等,澳門我不清楚,因為就我所知,該地好像還沒成為他文章的主角過)。而且,本文跟愛不愛台灣應該沒什麼關係,龍女士在這脈絡下,應該也沒有要談愛不愛台灣的問題,不要動不動就說人家不愛台灣嘛!這樣跟那些「深綠」好像差不多呢,你應該不是「深綠」吧。
還有,在當代民主體制中,言論之間的「競爭」跟對言論進行「箝制」,兩者有相當大的差距,前者是自由民主社會最重要的基礎,各種不同的意見,在沒有造成明顯而立即的危險時,都應加以尊重,如此才能增進整體社會的長期福祉。但是言論「箝制」則是透過公權力對言論進行管制(單純政治人物的談話或意見不能算,因為這並不牽涉到公權力對於特定言論的查禁),龍女士文章中提到的中國查禁報紙,或是以前國民黨在台灣的報禁、黨禁或是查禁特定刊物,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例子,我猜你一定都知道,只是一時之間搞混罷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短評 +1 收起 理由
ccs19782003 + 1 很明顯搞混的人不是我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5-14 21:44:4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sh0549 於 2008-5-14 18:52 發表
我認為,龍女士這篇文章其實觸及比較多技術層面的問題,不若她之前那篇「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直接點出了文明的重要性


我貼這一篇主要的用意就是
龍應台談文明與文化,都只是das soll sein
意思是說,對,文明/文化都很重要,然後?只用呼籲法就想要改變世界?
還是,只是與看得懂以及認同她的觀點的人共鳴即可?

而這篇文化行政,才是真正在談有關於國家vs人民實際的問題
即便認同了前者
不代表
在其位,懂得怎麼把事情作好

太多的人談理念談das soll sein

太少的人談實際怎麼做,實際會碰到什麼問題
太少人願意進到細節
以為,高喊價值與理念,就會改變
以為,支持也跟著高喊價值與理念的政治人物
世界就會改變

台灣,付出太多代價在等符合自己期待的“救世主“出現

評分

參與人數 3現金 +20 收起 理由
foton + 5 我很贊同
Charlotte + 5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10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5-15 02:55:3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kati 於 2008-5-14 21:44 發表


我貼這一篇主要的用意就是
龍應台談文明與文化,都只是das soll sein
意思是說,對,文明/文化都很重要,然後?只用呼籲法就想要改變世界?
還是,只是與看得懂以及認同她的觀點的人共鳴即可?

而這篇 ...


談Sollen-Sein沒什麼不妥

如果不談Sollen-Sein的話

那連要Sein什麼都不知道了

我們應該驕傲曾經有個政務官想過Sollen-Sein的問題

政務官不想Sollen-Sein的問題

才是災難的開始

當然Sollen-Sein要如何變成Sein

抽象的自由要如何在自然中實現

確實是個大問題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22 短評 +1 收起 理由
mmarta + 2 推第五六句
Charlotte + 5 感謝分享
Gwen + 1 .......嗯..........好難阿~~
ccs19782003 + 15 我很贊同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5-15 17:43:3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immanuel 於 2008-5-15 03:55 發表
我們應該驕傲曾經有個政務官想過Sollen-Sein的問題


這樣的政務官 多如牛毛 可是 ㄧ事無成

那個最近爆出分紅的郭清江,當工程會主委的時候,推動生態工法。
結果,生態工法只是一種理念,沒有進入河海工程、水利工程、土木技師、結構技師、水利技師等等
既有的專業與證照系統的改變,也沒有推出國家的設計標準
於是,就變成,生態重要vs人民生命重要的對立
每次有匆促上陣的生態工法不敵洪水土石流
就會被媒體與工程保守派大肆攻擊
『生態工法』整個就被玩爛掉

那個八年都不動如山的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在921以及各種風災之後推動『國土復育條例』
現在草案以及先行計畫正在立法院成為廝殺的焦點之一
爭議的重點,難道海拔一千八百以上的人,就不用活下去了嗎?
到底配套的措施是什麼?
早就經在的農業、農場、原住民部落、觀光產業
究竟應該如何在國土復育的大目標下找到適合的轉型的方式
沒有人知道 沒有人去嘗試 沒有人討論 沒有人辯論 沒有人要進到細節
所以,他下台了,這個對於千瘡百孔的台灣山區的復育工作到底該怎麼辦
大概就沒有人會去鳥了
除非有災難繼續發生

所以,也不要奇怪,為什麼高舉海洋台灣的Sollen-Sein,卻專門推出培養國民的『海鮮文化』
從恆春半島的飛魚、屏東的黑鮪魚,高雄的虱目魚一路到東邊花蓮的曼波魚,西邊的澎湖乾脆來個海鮮季一網打盡

台灣有幾個太陽能板製造廠商,是全球知名
可是,我們生活在台灣,太陽能,離我們日常生活的有多遠?

永續永續,永續的Sollen-Sein不分黨派不分領域滿天飛

不用喊永續,但是進到執行的細節去改變人們對於這些新的能源使用的習慣是什麼?
我住的小鎮,可以打電話去Stadtwerk預約,有測試人員會帶著偵測熱能的儀器來幫你的房子檢查
哪裡容易流失熱能,評估你家裡的電器設備等等,建議你可以怎麼樣改善來節省能源的使用

國外街頭藝人,不會只有龍應台一個人見過吧?!
滿坑滿谷的官員,不管政務官事務官,留學的一堆,用公帑出國考察的族繁不及備載
有誰真的進到行政的細節去一一解決問題,讓“街頭藝人“的景象“合法地“出現在台北街頭?
(她提到涉及的行政面向,可都是地方自治的內容,也就是,每一個地方縣市都要這樣調整,台灣各個角落才可以都出現合法的街頭藝人,不然也只是台北市而已。當然也不要問我說,既然台北市都突破了,有經驗了,那中央的文建會,為什麼不主動推廣到每個縣市?)
街頭藝人如此,現在夏天了,所有德國人都擠在露天開啡座、啤酒座
對不起,台灣要“合法“設這些露天座,問題也是一堆,難道台灣的官員沒有人在國外露天咖啡座坐過來過?
但這些官,人人嘴巴上都掛著發展台灣xx地方的魅力。

評分

參與人數 3現金 +25 收起 理由
Charlotte + 10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5 感謝分享
wang.hurh + 10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5-15 18:49:1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kati 於 2008-5-15 18:43 發表
......

那個八年都不動如山的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在921以及各種風災之後推動『國土復育條例』
現在草案以及先行計畫正在立法院成為廝殺的焦點之一
爭議的重點,難道海拔一千八百以上的人,就不用活下去了嗎?
到底配套的措施是什麼?
...


所以,海拔1800m 以上的地域,是有其他的條例 ?
 樓主| 發表於 2008-5-15 19:45:4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wang.hurh 於 2008-5-15 19:49 發表
所以,海拔1800m 以上的地域,是有其他的條例 ?


出來前只記得海拔高度吵來吵去,剛剛去查了最後草案中的海拔高度如下:

http://e-info.org.tw/node/3217
國土復育小辭典
◎ 「高海拔山區」的定義範圍為何?
指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之山坡地或依文化資產保存法、野生動物保育法、國家公園法及森林法劃設之保護區域。


這裡可以下載
國土復育條例草案

[ 本文最後由 kati 於 2008-5-15 20:47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10 短評 +3 收起 理由
Charlotte + 1 實用資訊
mmarta + 1 實用資訊
ccs19782003 + 5 感謝分享
wang.hurh + 5 + 1 So~~感謝實用資訊啊!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5-15 22:18:31 | 顯示全部樓層
immanuel           2008-5-14 22:07          評論          +1           可是有民主制度以前產生的文化又是怎麼 ...


ㄧ馬的問題,我覺得一針見血地點到了問題。
龍應台在此處的脈絡,只是尋著文化政策之文化產業應該如何發展
或更進一步說,當台灣要透過政府施政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時候,應該如何思考那個引擎何在的問題
這個問題沒有釐清楚,就會出現很多荒腔走板的文化政策。
例如,文化產業政策推出的時候,第一年就要問你產值有多少(指接受政策補助的團體或對象)
這裡說的一年,其實更短。通常預算通過了,大概都是過完年了,等到辦完招標簽完約,大概都五月了
十二月十五會計關帳,所以大概執行不到七個月,就來跟你要“產值與績效“
也就是,文化部門把文化產業的政策搞成跟經濟部/工業局一樣
如同龍應台說的,泥土的概念,文化部門只知道去搞花朵果樹,不知道如何去培養土壤
前者就是辦辦熱鬧的文化活動,後者就是去跟公園處、都發局、財政局討論街頭藝人如何合法
龍應台講的,應該是諸如此類的問題

但是,文化產業推到民主化,我個人覺得這樣的說法不能說錯。
但是,沒用。
沒有的意思是,彷彿似乎好像有個終極萬靈丹叫做『民主』
這樣的認識方式(Erkenntnis)太救世主化了,也太靜態了

因為認識方式的靜態,所以一馬就可以從動態的發展過程抓到問題
也就是『民主制度以前產生的文化又是怎麼』
換言之,社會發展是連續的
『民主』只是這個連續的過程中,其中一個階段的國家制度的形態
文化,並沒有因為民主與不民主就直接等同於發達與不發達
文化產業也沒有因為民主或不民主,就興盛或不興盛
不然以前宮廷社會的年代,封建社會的年代發展出來的東東,怎麼解釋?

這也就是我對於龍應台的文化觀覺得有問題的地方


[ 本文最後由 kati 於 2008-5-15 23:19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3現金 +10 短評 +1 收起 理由
ccs19782003 + 5 感謝分享
Charlotte + 5 感謝分享
mmarta + 1 瞭解...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5-15 22:41:2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kati 於 2008-5-15 17:43 發表


這樣的政務官 多如牛毛 可是 ㄧ事無成

那個最近爆出分紅的郭清江,當工程會主委的時候,推動生態工法。
結果,生態工法只是一種理念,沒有進入河海工程、水利工程、土木技師、結構技師、水利技師等等
...


老實說

我沒看過幾個政務官想過真正的Sollen-Sein

我甚至沒看過幾個台灣人想過真正的Sollen-Sein

絕大多數台灣人只不過是以Sein的觀點來考慮Sollen-Sein

也就是以技術問題取代理念問題

理念如何在技術上實現是個大問題

但如果沒有理念的話

或著對理念的思考不夠深刻不夠純粹的話

技術實踐的結果往往大打折扣

龍應台長久以來的文化評論可以說就是在強調這點

她一貫認為

對理念的深思與堅持是歐洲文明的核心

它甚至內化到一般歐洲人的意識形態

並表現於其日常生活的視聽言行

台灣的代工製造業這麼發達

這很能說明台灣人不缺乏技術上的實踐能力

也就是在一個具體目標被給予的前提下

設計出達到該目標的程序或工法

但抽象價值的複製與實現不是那麼容易的

如果一項技術是為了體現某種抽象價值而存在

那如果對這種抽象價值的思考不夠深刻

對這種抽象價值的堅持不夠強烈不夠全面

這項技術就很難得到充分的實現

因此問題不在於不知道該如何做

而是不知道目的為何

我們以為我們知道Sollen-Sein

其實沒有

或即使有也不夠深刻不夠純粹

如果我們根本不知道目的為何

又如何能夠要求技術實踐上的細節呢?

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

如何在技術上實踐理念是很大的問題

比方說常被提起的相應的配套措施

但該有哪些配套措施難道不也是Sollen-Sein的問題嗎?

如果沒有一個徹底的體系性的思考

那就只能東牆破補東牆、西牆破補西牆

難免掛一漏萬了

而一個體系性的思考

特別是對抽象價值的體系的思考

正是Sollen-Sein的核心問題

因此對Sollen-Sein的思考永遠都不嫌太多

也許龍應台只擅長思考此類問題

但在台灣人對這類問題的思考如此稀有的情況下

任何這類思考都應當得到衷心的讚美與鼓勵

評分

參與人數 3現金 +17 收起 理由
ccs19782003 + 10 我很贊同
Charlotte + 5 感謝分享
mmarta + 2 我很贊同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5-15 22:47:4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kati 於 2008-5-15 22:18 發表


ㄧ馬的問題,我覺得一針見血地點到了問題。
龍應台在此處的脈絡,只是尋著文化政策之文化產業應該如何發展
或更進一步說,當台灣要透過政府施政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時候,應該如何思考那個引擎何在的問題
...


這個問題確實很大

我只能簡單抽象地談一下

任何夠得上稱為文化的事物都植根於某種傳統

但近代世界的遽變

不論東西方可以說都跟舊傳統有了不同程度的斷裂

對於我們這個時代而言

民主和科學是新傳統的根基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

說關鍵不在於產業化而在於民主化也沒有太錯

[ 本文最後由 immanuel 於 2008-5-15 22:49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現金 +5 收起 理由
ccs19782003 + 5 我很贊同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5-16 10:08:1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immanuel 於 2008-5-15 23:41 發表
老實說
我沒看過幾個政務官想過真正的Sollen-Sein
我甚至沒看過幾個台灣人想過真正的Sollen-Sein
絕大多數台灣人只不過是以Sein的觀點來考慮Sollen-Sein
也就是以技術問題取代理念問題
  ...


也許是個人對於政府施政內幕參與比較多的關係
過去的八年,理念一堆,但是幾乎都敗在“行政“的技術問題上

大半的狀態都是
首長講理念
部屬說,長官,理念的部份我們懂
但是這是全新的東西,我們真的不知道怎麼下手

所以,諸如派出美女部屬去跨局室協調等等的招數
其實都是在行政上難得一見的策略

大半的狀態是,理念之下,不知道要跟其他部會溝通什麼
直接端上院會的臺上,變成部會本位攻防戰
然後胎死腹中

這些,都是行政技術層面的不足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10 收起 理由
Charlotte + 5 感謝分享
immanuel + 5 說實話,幹實事的人我總是尊敬的~:)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5-16 10: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immanuel 於 2008-5-15 23:47 發表

這個問題確實很大
我只能簡單抽象地談一下
任何夠得上稱為文化的事物都植根於某種傳統
但近代世界的遽變
不論東西方可以說都跟舊傳統有了不同程度的斷裂
對於我們這個時代而言
民主和科學 ...


不知道在哲學的領域
怎麼處理文化與文明的議題?
發表於 2008-5-16 17:13:2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kati 於 2008-5-16 10:09 發表


不知道在哲學的領域
怎麼處理文化與文明的議題?


對文化(Kultur)與文明(Zivilisation)這兩個概念的區別的思考

在德語智識圈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影響力

開其先河者不是別人

正是另外一位一馬

德國啟蒙運動哲學家一馬康德(Immanuel Kant)是也

簡單地說對康德而言

文化(Kultivierung)涉及的是人類所有天賦的發展

與此相對的文明化(Zivilisierung)則意味著文化的某一特定發展階段

文化是文明的上層概念

文化是人類存在與發展的內在目的

文明則是文化發展的外在表現與手段


在康德之後

對文化與文明這兩個概念的思考

與德國民族主義的興起結合在一起

最具體的表述是德國文學家托瑪斯曼(Thomas Mann,此公可算是龍應台的偶像)

在一戰期間對戰爭的意義的思考

表現了當時德國智識階層普遍的民族自負

簡單地說

托瑪斯曼認為文化是任何民族都具備的

但文明只有少數幾個民族才發展出來

他舉的例子是

我們可以說墨西哥人有文化

但不能說墨西哥人有文明

古代世界唯一有文明的民族只有中國人

而托瑪斯曼當然認為在他那個年代

文明是像德國這樣的國家的專利

與此相對的則是德國於一戰時的對手斯拉夫人與土耳其人

他們雖然有文化,但沒有文明

或至少可以說文明程度趕不上德國人

在這種背景下對文化與文明兩個概念的思考

可以說特別能夠體現這兩個字的原始意義

Kultur的字源學意義與農耕有關

泛指圍繞著農業發展起來的一切價值與技術

Zivil的字源學意義則是城市

或泛指一切與城市生活有關的事物

對托瑪斯曼而言

城市生活是文明化的核心

文明化代表理性與啟蒙

而文化則泛指啟蒙前的傳統社會

與文明概念相比較

文化概念雖然不至於代表野蠻

但絕對是落後的同義辭

與康德相比較

在托瑪斯曼這裡

文明成了文化的上層概念


德國戰敗後

托瑪斯曼開始反省德國軍國主義造成的惡果

與稍後興起的法西斯主義對共和制度的威脅

在這個背景下

托瑪斯曼修正了他對文化與文明的思考

轉而認為這是兩個相互隸屬並統一的概念

文化代表具體的民族精神

文明代表普遍的共和理想

唯有具體與普遍的適當統一才能消弭戰禍

才得以保障民主制度與人性尊嚴

德國哲學家卡西勒(Ernst Cassirer)則在其文化哲學中重新表述了這個統一

文化代表的個體性不必然與文明代表的普遍性衝突

普遍性唯有藉助個體性才能得到直觀與實現

文化與文明不再具有上層與下層概念的關係

德國社會學家埃利亞斯(Norbert Elias)則在其著作

論文明的進程(Über den Prozess der Zivilisation)

發展了一種將文化概念包含於其中的文明概念

他認為哲學反思在文化與文明兩個概念間造成的對立

以及不同語言文化對這兩個概念的差別的思考

只是歷史的偶然

真正存在的只有人類行為的分殊與變化

我個人不贊成這個觀點

但此處不能多提了

評分

參與人數 6現金 +45 短評 +3 收起 理由
Charlotte + 10 精品文章
marspooh + 10 精品文章
cafe_holic + 5 + 1 感謝分享
kati + 10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10 + 1 精品文章
mmarta + 1 感謝分享,上了一課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5-17 07:58:5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immanuel 於 2008-5-16 18:13 發表
對文化(Kultur)與文明(Zivilisation)這兩個概念的區別的思考
在德語智識圈有著悠�
開其先河者不是別人
正是另外一位一馬
德國啟蒙運動哲學家一馬康德(Immanuel Kant)是也
簡單地說對康 ...


我對於文明與文化的問題開始發生疑問

主要是2004年,經建會邀請IBA 1990~1999年的操盤手Prof. Dr. Dr. h.c. Karl Ganser到台灣,針對當時的一個政策『文化創意園區』進行交流


IBA是德國十年為期的一個建築展,以十年的時間,在一個區域內,透過實驗計畫去解決一些問題
90~99是在魯爾區,面對後工業化殘破污染的工業區與產業轉型的問題

當時經建會帶他走台灣一圈,因為文化創意園區的預定基地都是原來的菸酒公賣局的工廠
從台北的華山藝文特區(原來的菸酒工廠),台中酒廠、嘉義酒廠、台南酒廠以及花蓮酒廠

當他回到德國之後,寫了幾封信給接待的官員與學者總結他的看法
其中幾段令我印像深刻

『...也許有人在此次旅行中發現到,我對於此塊土地的都市發展,地貌被使用的方式,不表同意。在漫長的汽車旅行以及都市參訪過程中,上述的事務讓我感覺沈重與不快。我受苦受難那「醜陋」。

針對此,我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我所接觸這麼多友善,有文化意識的人群,而為何又在過去的年代中,大家讓這種發展如此形成。對此,我沒有找到答案。

Mir hat man wohl angemerkt, dass ich mit der Art, wie die Städte sich entwickeln und die Landschaft in Anspruch genommen wird, nicht einverstanden bin. Das hat mich auf den langen Autofahrten und den Stadtbesichtigungen sehr belastet. Ich leide nämlich unter „Hässlichkeit“.

Dabei habe ich mir immer wieder die Frage gestellt, weshalb die vielen freundlichen und kulturbewussten Menschen, die wir getroffen haben, sich eine solche Entwicklung über so viele Jahre haben gefallen lassen. Darauf habe ich keine Antwort gefunden.』

『剛才我們才又將您贈送作紀念的台灣畫冊翻了一遍。裡頭呈顯著一個美麗的國家。

但是,我卻思索著,為什麼一個國家有著如此美妙的自然,有著如此偉大的文化傳統,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卻讓這兩項上帝的禮物,如此不小心的,如此不注意的被對待。都市與鄉村建築的發展實在不好,特別在交通道路上,毫無顧慮的讓其穿越都市與鄉村。還有那建築的形式實在讓人難以解讀到國家傳統,地方的文化以及地方的自我認同。有著一些所謂符合國際的建築模式,而這些所謂的國際模式,其實就是沒有任何的形式。

從畫冊中所看到的,包括文建會主委在旅程結束前所贈送給我的,與真實的台灣,彼此呈顯出一個巨大的矛盾與落差。實在很可惜。

我在旅程中非常訝異於,我覺得如此友善,移情同感,又有文化意識的人類,為什麼會放任其如此發展。

Gerade haben wir noch einmal den Bildband über Taiwan durchgeblättert, den Sie uns als Erinnerung mit nach Hause gegeben haben. Da ist ein schönes Land abgebildet.

Aber mich beschäftigt, weshalb ein Land mit so wunderbarer Natur und einer so großen kulturellen Tradition in jüngster Zeit mit diesen beiden „Gottes-Gaben“ so unvorsichtig und unachtsam umgegangen ist. Die bauliche Entwicklung in den Städten und auf dem Lande ist nicht gut, insbesondere die Verkehrswege wurden und werden ziemlich rücksichtslos durch Stadt und Land geführt. Aber auch die Bauweise lässt wenig von einer nationalen Tradition erkennen, von regionaler Kultur und von regionaler Identität. Sie entspricht dem „internationalen Stil“, wobei dieser keinen Stil hat.

So gibt es einen riesigen Widerspruch, was in den Bildbänden zu sehen ist, die uns auch die Ministerin für Kultur am Ende der Reise noch überreicht hat, und dem, was Realität in Taiwan ist. Sehr schade.

Ich habe mich während der ganzen Reise darüber gewundert, weshalb die Menschen, die ich allesamt als außerordentlich freundlich, einfühlsam und kulturbewusst empfunden habe, eine solche Entwicklung sich gefallen lassen.』



『有文化意識的人群的無能為力』

如同德國

一方面驕傲自己的文化成就,一方面卻野蠻化地讓希特勒崛起

從這樣實際的現象上
該怎麼理解文明與文化才說得清楚?



[ 本文最後由 kati 於 2008-5-17 09:02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5現金 +31 短評 +1 收起 理由
wang.hurh + 1 感謝分享
Charlotte + 10 感謝分享
marspooh + 6 感謝分享
immanuel + 5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10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5-17 18:31:29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位德國學者所謂的醜陋?

很可能我們自以為美的卻是別人眼裡的醜陋

那麼別人眼裡的美又是什麼?

我們當然不能簡單地將德國學者的審美眼光作為唯一的典範

這不僅因為從來就不存在唯一的審美典範

就算我們要以德國學者的審美眼光為典範

我們也必須理解這種審美標準是什麼

它又是在什麼脈絡中產生的

不然結果只能是這位德國學者對我們的批評

“有著一些所謂符合國際的建築模式,而這些所謂的國際模式,其實就是沒有任何的形式。”

別的西方國家我無法多談

但對於德國智識階層而言

形式從來不是孤立的

形式必然與相應的質料結合

並且只能從相應的質料中

透過反思提煉出來

此一過程不是別的

正是托馬斯曼等人所謂的文明

也就是啟蒙理性的普遍實現與施用

其實按照我的理解

這位德國學者對台灣的批評還算含蓄了

因為對德國智識階層來說

沒有形式等於沒有質料

不管我們有多自負我們所謂的文化(質料)

沒有文明化、沒有理性化的過程提煉出適當形式

就是Nichts

是的

這其實就是說

台灣人沒有理性(Vernunft)

或者可以說台灣人喪失了理性

或至少可以說台灣人對何謂理性有很大誤解

這裡所謂的理性是康德式的理性

也就是德國智識階層所謂的理性

這樣的理性的本質是對無條件者的追求

也就是為一切經驗性事物找到其終極根據

這終極根據反過來成為一切經驗性事物的可能性條件

這乍看之下很難理解

但其實這就是對終極價值的追求

對於康德而言

終極價值在於人類自身

一切技術實踐與文化發展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人性

而這裡的人性不是表現在經驗世界的人性

而是那應當存在(Sollen-Sein)的人性

一切經驗性事物都必須以此為尺度

在這個尺度下得到衡量與安排

所謂文明是理性化產物

我們在文明產物中認識到的不是別的

正是那應當存在的人性

所有事物都因為以應當存在的人性為終極目的而有意義

並在此脈絡下被理解為具有統一的美感

(文長分兩段)


[ 本文最後由 immanuel 於 2008-5-17 18:39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現金 +15 短評 +1 收起 理由
ccs19782003 + 15 + 1 感謝分享(今天才看到這則)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5-17 18:34:56 |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人為什麼沒有理性?

嚴格來說不能說台灣人沒有理性

這樣的理性是人的本質

只要是人就應當具備

那台灣人是怎麼回事?

這個問題太複雜

我沒有也不可能在這裡給出答案

但可能的解釋因素是

台灣人缺乏一種對終極價值進行理性思辯的傳統

如果我們不否認我們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的話

中國歷史上確實存在過這種傳統

甚至可以說中國人是第一個建立起這種傳統的民族

這也就是為何托馬斯曼說中國人是古代世界唯一有文明的民族的根據

(其實這不乏爭議,但此處無法多言)

但這個傳統在今天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台灣都斷絕了

今天的台灣人和中國人的腦子裡裝的

就國家層次只有強大、就個人層次只有幸福

當然對每個人要求作這種思考太嚴苛

但昔日傳統尚存時

有一整個階層為全民族擔負著對終極價值的理性思辯的任務

他們進行這種思考的最高指導原則之一是孟子的義利之辨

這個義利之辨我在其他地方已經解釋過

正是對個人的幸福或國家的富強能不能做為終極價值的反省

孟子的答案是不能

因此開啟了中國二千餘年對終極價值的理性思辯的傳統

成為啟蒙運動乃至於歐戰時期歐洲知識階層稱道的民族

此一傳統的斷絕表面上看起來是因為西方勢力佔了上風

但這絕不能夠說跟此一傳統的特殊性質無關

畢竟由外在來的力量導致的斷絕是可以理解的

但這個傳統卻因此很難再延續或重生

這就不能不說是這個傳統或文化內部的問題了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劉小楓的拯救與逍遙)


囉唆了這麼多

一言以蔽之

台灣社會的本質或外貌之所以呈現出一種缺乏美感的不協調

甚至莫名奇妙地被當作台灣的後現代文化現象來研究

這完全跟什麼後現代性無關

這跟台灣大部分人的思維仍然停留在前現代社會有關

台灣在物質條件上雖然具備現代社會的外貌

但骨子裡裝的還是前現代社會的思維模式與情感狀態

(也就是被台灣人沾沾自喜地視為文化的那些想法或事物)

也就是我提過好幾次的鄉農式的道德觀或世界觀

要建立與現代社會相應的思維模式與情感狀態

最根本的還是得建立一個對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終極價值的理性思辯的傳統

唯有透過此一理性思辯的傳統

我們才能從傳統的思維模式與情感狀態中

提煉出足以作為指導所有經驗性事物的形式或原則

傳統的思維模式與情感狀態也得以提升轉化適應於現代社會

台灣人才能免於只有文化而無文明的批評


至於據稱有這麼好的思辯傳統的德國人

為什麼會縱容出希特勒這樣的人物

這是另一個大問題

簡單地講

德國人也有他們自己的鄉農式世界觀

啟蒙理性的思辯傳統在跟這種世界觀鬥爭的過程中失敗了

所以讓納粹上了台

好滿足德國人的鄉愁

但啟蒙理性的思辯傳統在德國也是根深柢固的

所以雖然一時屈居下風

還是很容易就得到恢復

這種啟蒙理性不是沒有問題

事實上問題很大

(那些搞解構的搞後現代的法國人最愛批評啟蒙理性

德國人也不乏這種腦子壞掉的如海德格者流)

但這是西方人到了他們這個階段必須面對與解決的問題

我們台灣人或中國人如果不分青紅皂白跟著西方人批判啟蒙理性

以為我們的社會處處存在的不協調是一種後現代的多元性與生命力的展現

甚至以為我們的固有文化足以跟啟蒙理性相抗衡

以為傳統的思維模式與情感狀態不需要經過理性化的提煉

那就未免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40 短評 +2 收起 理由
ccs19782003 + 15 精品文章(今天才看到這兩則)
Charlotte + 10 + 2 精品文章
kati + 10 推後面五句!我實在很受不了台灣談後現代
wang.hurh + 5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4-20 16: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