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2578|回復: 7

投資一年在學習德語的效益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4-24 14:25: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shaochiching 於 2015-4-24 14:26 編輯

各位前輩:

想請教各位對於人生規劃上的看法。
目前36歲,2008年在日本拿MBA學位後,回來台灣的野村總合研究所台北分公司做過4年多電信業的顧問,
2012年中到2014年底則轉職到新加坡於日商NTT(也是電信業)做Service Manager,
2015年初接受一個短期的契約工作,在緬甸幫忙一家新加坡資本的startup投資公司評估幾個案子,馬上契約就要結束。
也剛好這個契約結束後並沒有什新的工作安排,想說可以休息一陣子,思考下一步怎麼走。
一直以來都很嚮往歐洲的工作環境(這5年來也都前往歐洲旅遊),不過也知道若德文不行,
要找到當地的工作是難上加難,更何況雇用外國人需要很多手續及證明,一般公司並不會特別想雇用外國人。

我的最終目的是在歐洲找到工作,既然德國為歐洲的第一經濟大體,則德國會是最有機會的,既使困難重重。
目前為止透過XING或是LindedIn投的履歷都沒有什麼回應就是。
請問各位前輩,投資一年去德國把語言學好至少到 C1,對於後續找工作的幫助大不大?值得在這年紀中斷職涯一年嗎?

謝謝!

p.s. 這是我的LinkedIn
[size=10.000000pt]http://sg.linkedin.com/in/stephenshao/
                                
                        
               
        
 樓主| 發表於 2015-4-27 11:10:01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兩位前輩的熱心建議!
抱歉緬甸的網路實在是非常不穩定,慢回信了。如同Lucy所說的,我可能還不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核心價值在哪裡,我嘗試打出來目前心裡想的東西,不甚成熟但會有助於理解自己目前的現況(希望啦),也希望各位繼續給予指點。

談到人生規劃,個人不成熟的想法如下:
Life style x Satisfaction by self-realization   
而Life Style 又包含幾個小變數: Location, Working hour (=private hour) ,and Income.
Satisfaction 則分解為Family (personal) , Organization, and Sociality.  

Life Style:
以Location來說,台灣和日本無疑是個人於亞洲工作地點的首選,方便、安全有季節感。可惜的是工作時間太長以及收入偏低。新加坡無疑的是最均衡的選擇,若不是只有hot, hotter, Hottest三個"季節",可能會是個人的排名第一。 歐洲的各國裡面,目前覺得均衡感最好的都市是柏林、阿姆斯特丹及哥本哈根。

Satisfaction:
滿足感來自於所執行的任務(工作),對於自己、組織及社會的意義。
個人比較偏好執行非daily operation的工作,可以藉由不同的專案學習不同的專業,特別是能藉由自己的雙手創造或建立服務,是最令人開心的(尤其以文組的我而言),既使因此要一直花時間學習新的事物而較難槓桿過去的經驗。對組織而言,我喜歡當作一個hub,因為我這樣一個介面(介於technical 跟 Commercial),可以讓大家工作上更順利。而對社會的意義倒是沒想這麼多,就覺得該繳稅就繳稅,該貢獻心力就貢獻。日本及台灣比較有這樣子工作的業種為顧問業,但是小弟也因此付出過勞住院的代價。新加坡本身的國家發展策略偏向於亞洲Operation中心,工作性質上除了金融業以外,多半的產業以Operation為主,較少有開創新服務的機會。

有想過歐系的顧問業(例如Roland Berger)面對亞洲市場的職缺,可能是我可以貢獻的產業,但是顧問業要求的語言程度很高,既使是使用中文撰寫報告,也是必須字字珠璣,最好是要有母語以上的水準。
其次是IT產業中面對commercial side的那個介面,或是一般產業面對IT side的那個介面。這樣的職缺可能不多,且多會從公司內部徵求人才,除非是該公司成立新的部門。
另外一個可能性是公司的corporate planning div或是Strategy development div,這類的部門會比較喜好有顧問業背景的人士,但是職缺的量就更加稀少。

在亞州各個都市體驗了幾年的生活,自己明白喜歡的還是那種以個人及家庭為核心的生活型態。
如果同心圓來說,日本,台灣及韓國的最核心的那個圓是工作,其次是家庭,最外圈才是自己。
而觀察歐洲人的想法,他們的最核心的那個圓是自己,第二圈是家庭,最外圈才是工作。
比如說,日本人自我介紹時,他們會說先說自己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職稱,但我遇到的歐洲人大部分會先說自己是什麼職能。我也喜歡公私分明並且有效率的工作型態,個人與公司是分開的,而且社會也普遍認同這樣的價值並且願意給予支援(社會的認同及支援很重要)。
另外,亞洲的公司多半很少提及員工的Career path,而就我所知在歐系公司工作的朋友,公司多半會提示員工幾年後要到達怎樣的職位或功能。

去年一整年投過超過140家公司的履歷後,在日本及新加坡都未能找到喜歡的工作,也因此才嘗試更換到所謂亞洲最後的前線之緬甸試試看。不過心理還是想著要去歐系的公司,可惜的是歐洲景氣不佳,有在亞州大規模徵才設點的公司偏少。(也許是我資訊落後)

這幾年在歐洲旅遊後的想法是,我很喜愛他們追求"簡單"及"深入"態度(所以大哲學家都在歐洲出現)。其實日本人也是有這樣的性格,叫作"職人",但是日本的就業市場實在是太過封閉,導致對於外國人的接納度並不高。

拉拉雜雜講了一堆,還是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到底想要怎樣的生活型態,哪些會犧牲,哪些又是因此會獲得。也許要花個好幾年才會像版上前輩這樣瞭解自身的心吧?但願值得。
 樓主| 發表於 2015-4-28 09:01:15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樓上前輩的資訊!
找了一下德國電信(t-mobile),有一個intern 的缺我想我可以貢獻一點經驗
Praktikant/in im Center for Strategic Projects der Deutschen Telekom.
https://telekom.jobs/careers?ac=jobad&id=12409
不知道德國的intern有沒有限制年紀及身份?
比如說實習不可以學習語言,或是超過幾歲以上不可以實習。(也許德國人會覺得我這樣是投機取巧?)

如同您所說的,不要沒有嘗試就放棄了。我決定寫信去試試
 樓主| 發表於 2015-5-13 09:02:11 | 顯示全部樓層
entschen 發表於 2015-4-28 16:05
實習不可以學語言?我不太懂你的意思。
他沒有年齡上限的,放心。
他們在乎的是你可以給他們什麼,而不會 ...

可惜最後T-Mobile還是拒絕了我的申請,雖然制式但這封拒絕信件也算是眾多公司裡面算長的了。

Zunächst einmal möchten wir uns für Ihre Bewerbung bedanken. Wir haben viele qualifizierte Bewerbungen für die Stelle als Praktikant/in im Center for Strategic Projects der Deutschen Telekom (Stellen-ID: 5475) erhalten und machen uns die Entscheidung nicht leicht.

Leider gibt es Kandidaten, deren Profil noch etwas besser auf die ausgeschriebene Stelle passt. Doch am Ende sind es oft nur Nuancen, die den Unterschied machen.

Das muss aber keine endgültige Absage sein: Wir sind immer auf der Suche nach Menschen wie Ihnen, die mit Teamgeist, Inspiration und der Bereitschaft zur Leistung die vernetzte Welt weiter ausbauen wollen.

Haben Sie in Ihrem Profil angegeben, dass für Sie auch andere Stellen bei uns infrage kommen? Dann sind Sie automatisch in unserem Talentpool – und weiter dabei: Sollte in Zukunft eine passende Stelle frei werden, denken wir in jedem Fall an Sie. Falls nicht, können Sie dies nachholen, indem Sie sich anmelden und mit einem gesetzten Häkchen Ihr Profil für alle unsere Recruiter freigeben.

Auch Ihre Eigeninitiative kann sich weiterhin lohnen: unter www.telekom.com/jobsuche bieten wir dafür jede Menge interessanter Stellenangebote.
Bleiben Sie also dran – wir wünschen Ihnen in jedem Fall viel Erfolg!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5-5-12 06: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